首页
校友会简介
校友动态
校友风采
母校近况
校友会刊物
校友捐赠
常用下载
医学院1978级校友郑铭豪教授当选澳大利亚健康与医学科学院院士
Wed Nov 05 16:59:00 CST 2025

近日,医学院1978级郑铭豪校友(西澳大学医学院骨科研究所所长,西澳大学终身教授,Perron骨与神经转化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华人骨研学会前任主席)正式当选澳大利亚健康与医学科学院院士(FAHMS)。

这一殊荣不仅是对郑铭豪教授在国际骨科转化医学与再生医学卓越成就的高度认可,更让母校全体师生倍感骄傲。

医学之路,源于母校
 

郑铭豪教授的医学之路起步于汕头大学医学院,在这里的学习经历为他奠定了扎实的专业基础,并点燃了他对骨科学的深厚兴趣,成为他后续攀登学术高峰的重要起点。澳大利亚健康与医学科学院院士的评选,是澳大利亚健康与医学领域的最高学术荣誉,候选人需经过同行提名、严格评审及院士投票等多轮筛选,仅授予在临床、科研、学术等领域有突出贡献的学者。郑铭豪教授的当选,充分彰显了其深厚的学术造诣与广泛的国际影响力。

科研之路,成就卓越
 

在科研领域,郑铭豪教授成就卓著。他首次证实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ur of Bone, GCTB)中的破骨样巨细胞表达RANKL受体(RANK),揭示了骨吸收的关键分子机制。这一重大发现奠定了骨重塑信号通路研究的基础并被载入《阿克曼病理学教科书》等国际权威著作,并直接促成了Amgen公司开发出 RANKL抗体药物Denosumab(地舒单抗),用于治疗骨巨细胞瘤及骨质相关疾病,实现了从实验室到临床的重大转化突破。

同时,郑铭豪教授也是连接基础与临床的骨科转化医学先行者。多年来,他积极推动多学科、跨领域、跨国界的科研合作,倡导产学结合与临床转化。他主导或参与创立了Orthocell、Marine Biomedical等多家公司,推动了多项原创性研究成果的产业化转化,累计融资超过5000万澳元,为骨科精准医学与组织再生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他主导或参与获得20余项国际专利,涵盖骨修复材料(如珍珠基骨支架)、胶原生物材料(如人工骨膜)、以及细胞治疗技术(如OrthoATI™)等前沿创新方向。其中多项成果已实现从实验室到临床的成功转化,被应用于神经损伤、骨缺损修复、肌腱损伤、运动损伤等疾病的治疗中,为全球数千名患者带去了治疗新方案。此外,郑铭豪发表论文330余篇,总被引用14758次,H指数68,多项代表性成果发表于Nature metabolism, 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国际顶级期刊,充分彰显其持续的创新活力与学术影响力。


 

心系母校,推动发展
 

郑铭豪教授始终心系母校发展。2012年,他促成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巴里・马歇尔教授访问汕头大学,并推动其受聘为医学院名誉教授,搭建起与国际顶尖学者交流的桥梁。长期以来,他关注、支持和强化与汕头大学医学院在医学教育、科研创新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国际合作。2025年,在郑铭豪教授的大力推动下,汕大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科研课题“高尿酸介导线粒体损伤激活cGAS-STING通路在骨关节炎进展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资助,为骨科与运动医学中心的学科建设注入动力。

2025年,郑铭豪教授代表澳大利亚西澳大学与汕头大学医学院签订合作备忘录(MOU),进一步深化两校在医学教育、科研创新及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合作。双方将推动研究生联合培养,鼓励医学生与科研人员开展双向交流学习,建立短期访学与联合指导机制,提升国际化医学教育水平。此次合作标志着两校进入新阶段,不仅有助于加强澳中在医学与生命科学领域的交流,也为青年学者搭建了国际化的科研与学习平台,为区域乃至全球医学研究与教育的发展注入新活力。同时,郑铭豪教授与第一附属医院达成新的合作意向,计划共建中澳联合退变与再生医学研究和转化中心,合作开展博士与博士后培养,并筹备首届退变与再生医学院士论坛,持续为母校学术发展注入新动能。

如今,郑铭豪教授依然奋战在骨科疾病机制探索与生物治疗技术研发的前沿。我们期待他在国际医学舞台上再创佳绩,并持续推动母校医学院与国际一流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多贡献。


 


 

图文丨汕头大学医学院

 
 
汕头大学 | 汕头大学教育基金会 | 校友龙卡 | 网站管理 | 数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