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附一院)骨科医学研究中心胡军教授团队受邀参加2025年在武汉光谷科技会展中心举行的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国际学会亚太大会(TERMIS-AP),口头汇报题为《Revealing Early Osteoarthritic Changes: Collagen Fiber Morphomechanics Quantified by Multimodal Photoacoustic Arthroscopy and Intelligent Model》的最新研究成果,引发同行广泛关注。国际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学会(TERMIS)是全球该领域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学术组织,自2006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全球科研协作与技术创新转化。TERMIS-AP大会是亚太地区本领域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学术盛会,每年在亚太不同国家或地区举办。这次大会汇聚了来自欧美、日韩、东南亚等数十个国家地区的近千名专家学者,分享领域内最新的研究进展及探讨合作机会。 胡军教授作为国内光声技术应用的早期探索学者,带领团队针对骨关节炎早期软骨胶原“结构与功能评估不同步”的临床难题,自主研发了多模态光声成像系统。该系统通过光声成像捕捉软骨胶原纤维的微观结构、走向及弹性模量变化,结合深度学习算法构建“结构-功能-生物力学”的联合诊断模型。在动物骨关节炎模型及临床人体骨关节炎标本中,该模型对早期软骨退变的诊断准确率高于临床目前常用检查方式MRI和关节镜,且能在结构改变前就可发现软骨功能异常。通过精准识别病变早期阶段,有望为患者制定个体化干预方案,有效延缓关节退变进程。 黄钟炼副主任医师代表团队进行了汇报发言,在汇报中系统阐述了多模态光声成像系统的研发过程、动物实验验证及临床前期初步应用结果,展示了早期软骨病变在该系统下的特征表现,显示出更加优异的检测效果。多模态光声成像系统凭借对骨关节炎早期软骨退变的精准量化能力,获得与会学者高度认可。国内及境外多家研究单位专家与团队成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并表示了初步的合作意向。借此次机会,黄钟炼还展示了附一院骨科医学研究中心近年来在骨科精准诊疗领域的系列成果,包括骨肿瘤光声靶向成像等,充分彰显了团队在骨科交叉学科研究中的创新活力与技术沉淀,为多模态光声成像技术在骨科疾病诊疗中的规模化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张元涛博士也带着该项目在近日举行的第八届“高创杯”广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路演大赛中脱颖而出,以小组前三名的成绩获得参加总决赛的资格。 文字:黄钟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