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4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9月9日下午,汕头大学在大礼堂召开2025年教师节庆祝暨表彰大会。本次大会主题为“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旨在表彰学校优秀教师,弘扬尊师重教的光荣传统,强化榜样引领与精神感召,深入践行教育家精神,与全校躬耕在教育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共庆节日。校党委书记唐锐,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郝志峰,校党委副书记周镇松,校纪委书记冯兴雷,副校长喻洪、陈敏、刘文华,副校长、医学院党委书记胡忠,医学院院长夏欧东,以及校本部、医学院、附属医院的教职工代表共600余人及学生代表共100余人出席大会。大会由陈敏主持。 下午3时,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我志愿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传承弘扬教育家精神……”郝志峰带领全体教职工进行宣誓,以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 会上,周镇松宣读2025年优秀教师名单,冯兴雷宣读上一年度考核等级优秀的教职工名单,刘文华宣读在汕头大学服务满30周年的在职教职工名单及服务满10周年的境外教师名单,主席台领导分别为获奖教师代表颁奖。 化学化工学院武庆贺教授作为优秀教师代表发言。他回顾了在汕大的8年时光,并用“三个选择”向大家分享了自己在工作、科研之路上的思索与经验——选择“始终扎根一线的勤奋与投入”;选择“做难事”;选择“持之以恒”。武庆贺借用任正非的话“让听到炮声的人呼唤炮火”,分享了从中得出的职业经验“只有亲耳听着实验室前线的‘枪声’和‘炮声’,才能做出最准确的判断,和学生们的并肩战斗,也让我赢得了他们的信任”。 医学院黄涛教授在发言中表示“这不仅仅是一次发言,更像是一次回家之后的真情汇报”。他与大家分享了促使他回归母校工作的两个原因:第一是情感,是“家”的呼唤;第二,则是对科研本真的追求。他表达了对汕大昔日培养及现在接纳的感激,表示在从学生到教师的转变中,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眷恋与责任。 2022级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苏圳锐从学生视角出发,点赞“老师们既用学术的高度,更用育人的温度,把‘大先生’三个字写得力透纸背,也把‘汕大人’的底色擦得熠熠生辉”。他强调,作为新一代“汕大人”,将谨记师长们的谆谆教诲,把“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熔铸成青春最鲜亮的底色,以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强国有我的责任担当,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郝志峰代表学校向辛勤工作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一线的全体教职工表达了感谢,并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思考与体会。他对学校过往党建动能、育人质量、学科建设、科研创新、社会服务效能、医疗贡献、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做了梳理和介绍,更对学校未来谋划提出了三点寄望与要求:一是投身科教融汇,深化产教融合,开展有组织教研、科研;二是厚植教育家精神,善用智能+赋能,引领教育教学革新;三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破壁垒激活力,开启未来新篇。他勉励各位老师要有“快”的意识,指出惟快改革者进,惟快创新者强,惟快改革创新者胜,强调“快、行动、抓落实、落袋为安,就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民族复兴伟业、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崇高事业,就是教育强国,汕大智慧、汕大力量、汕大贡献,就是在座各位”。 唐锐代表学校党委向学校全体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诚挚的节日问候和衷心的感谢,并分享了三点思考:第一,要深刻认识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强国建设最重要的基础工作;第二,要以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第三,要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汕大教师队伍。唐锐指出,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汕大教师队伍,一要构建师德师风涵养体系,筑牢教师思想根基;二要构建教师发展支撑体系,支持人才脱颖而出;三要构建教师科学评价体系,促进教师分类发展;四要构建教师激励支持体系,激发干事创业活力。他寄语全校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以教育家精神为自觉追求,更好肩负起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崇高使命,为加快建设教育强省、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汕大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吴诗阳 图:由佳隆 卢致杰 叶楠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