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友会简介
校友动态
校友风采
母校近况
校友会刊物
校友捐赠
常用下载
文学院青年教师在中国科学院一区TOP期刊发表论文
Tue Jul 15 16:45:32 CST 2025

近日,汕头大学文学院吴佩莎、张婧、黄欢分别在中国科学院一区TOP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彰显文学院青年教师在应用语言学领域的科研实力。

吴佩莎博士:构建二语写作教师积极反馈素养框架

吴佩莎博士为文学院英语语言中心讲师、外文系硕导,兼任语言自习中心(CILL)主任,研究兴趣包括二语写作、反馈素养、技术辅助语言自主学习,成果见于多个外语学科顶级权威期刊。

其以通讯作者身份与澳门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于书林、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梁承刚合作完成的学术论文“‘It’s very well written!’: Revisiting praise in teacher written feedbac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edback literacy”,被中国科学院一区TOP期刊Applied Linguistics接收并在线发表。Applied Linguistics(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是应用语言学领域旗舰期刊,以跨学科视野引领研究前沿,最新影响因子为4.2,历史最高达5.7(2020年曾居SSCI语言学期刊榜首)。

该研究聚焦大学外语写作教师书面反馈中的表扬实践,发现教师虽使用表扬但以建议和批评为主,且多聚焦文本质量、少肯定学生能力或努力,进而提炼出“积极表扬者”(关注学生个体)与“稀疏表扬者”(侧重文本)两种模式特征。基于此,研究首次构建二语写作教师书面积极反馈素养框架,为教学与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张婧博士:提出中国写作中心规划策略

张婧博士为文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讲师、硕导,研究方向包括人工智能辅助二语写作教学、写作中心实践及学术英语写作,已发表论文12篇,主持省级教学改革项目1项。

其以通讯作者身份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刘畅博士、深圳技术大学赵烨冰博士合作完成的学术论文“Steering toward situational propensity/shi势: A multicase study of planning and developing EFL writing centres in China”,发表于中国科学院一区TOP期刊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是二语写作领域权威期刊(中国科学院文学一区Top、SSCI Q1),专注二语/外语写作研究,影响因子4.5。

该研究结合中国“势”概念与能动性理论,通过对比三个中国英语写作中心的规划实践,揭示“顺势”“造势”两种策略,强调结合宏、中、微观层面之势、实现“阴阳转化”的重要性。该成果填补了英语作为外语情境下写作中心规划领域的空白,为全球相关实践提供重要启示。

黄欢博士:解析在线汉语课堂师生互动模式

黄欢博士为文学院中文系讲师,主讲第二语言习得、语言学理论等课程,研究兴趣包括学习者个体差异研究、概念型教学法、线上汉语教学等,成果见于多个国际期刊。

其以第一作者身份与梅西大学Michael Li博士、广东海洋大学戴楚洁博士合作完成的学术论文“Adapting to Complexity: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s in synchronous online language classes through a dynamic systems lens”,发表于中国科学院一区TOP期刊SystemSystem是语言学国际顶级期刊(JCR及中国科学院一区),聚焦教育技术与应用语言学创新,影响因子为4.9(2024年)。

该研究运用复杂动态系统理论,分析了线上汉语课堂中师生互动,研究发现:课堂以“封闭性问题-简短回答”为主,学生能适配问题复杂度,但教师提问策略适应性不足,且受班级规模影响无回应率。研究呼吁加强教师适应性提问培训,为打破互动固化循环、提升教学效果提供思路。

文:赖泓燕

汕头大学 | 汕头大学教育基金会 | 校友龙卡 | 网站管理 | 数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