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13年长诗的“长夜”之后,汕大文学院主办的“短诗的‘短夜’——2014汕大诗歌节”于12月17日拉开帷幕。当日下午,文学院讲座教授顾彬携著名诗人杨炼、王小妮和郭金牛现身学术交流中心三号会议室,与汕大师生展开了一场名为“聆嘉声而响和”的诗歌文化座谈会。晚上7点30分,诗人们又现身图书馆演讲厅,与文学院师生同台朗诵,共赴诗歌盛会。
文学院副院长杨庆杰致开幕词后,座谈会由顾彬教授主持。会上,三位诗人首先分享了自己的诗歌创作观和创作经验。在谈及诗人的搁笔噤言时,王小妮表示诗人的停顿有时是因为内心受外界的冲击而产生一种惊悚,这种惊悚需要契机来打开,之后才能重新发声。顾彬言及她喜欢写“小”的东西,说这是女性诗人一个明显的特质,王小妮则表示细小的东西更容易触及她的内心。她认为诗人敏感的意象不同,而这个敏感的东西则是诗意挥发的沸点,像郭金牛他的擅长是数字。在学生提问环节,有学生坦言某些诗完全“看不懂”,向郭金牛询问读诗的方法。郭金牛认为,将诗通读一遍,即使读不懂,也能感觉出些“意思”,假如连“意思”也读不出,那可以跳过。杨炼则认为有时读者与诗人的文学层次不同,“看不懂”也实属正常。另外也有学生提到自己和同龄人有时羞于将对异性萌动而迸发的诗作拿给别人看,杨炼觉得诗即使不拿出来与别人分享,实际上也已经和自己对过话。郭金牛则认为如果是自己觉得不够优秀的诗作更要拿出来让别人指正。
当晚,持续2个小时的诗歌朗诵会在顾彬教授的主持下,诗人们深情朗诵自己的作品,同学们反响强烈。
呷一口山东白酒,第一位开始朗诵的是诗人杨炼,带着诗歌与语言的思考,杨老师深情地朗诵他的作品《面具与鳄鱼》。在诗歌中,诗人杨炼多次提到“空白”。在过后与顾彬教授的对话中,杨炼作出了解释:他认为“空白”无处不在,看到“空白”是人视野的需求,看到“空白”,便是看到自己,看到人生。
接下来便是彭小燕老师与学生嘉宾的朗诵,她们的诗词,关于生命,关于时间,关于心灵,词句中书写款款心曲。随之便是诗人王小妮的朗诵。她朗诵了一组诗,总标题是《致另一个世界》,于“木棉”、“驳船”、“投影”这一类细小之物,看到一个诗意的世界。顾彬教授问道为何诗中多有“光明”一词的出现,王小妮认为“光明”之于她,便是万物。
待轮到诗人郭金牛,顾彬教授介绍了前去深圳见他的有趣情景,借以此引出郭金牛的朗诵。郭金牛农民工的经历,加上对于中华文化传统的认知,以他湖南乡音的倾情演绎,后现代风格的诗歌引起同学的热烈掌声。他说,诗歌一直在时间的某个地方等他,待他一声召唤,于是诗心渐苏,成为写诗的人,成为“最牛的牛”。
众所周知,顾彬教授是德国籍著名的汉学家,对青岛的特殊情感,让他深情地演绎《青岛,小青岛》。过后便是杨庆杰教授的朗诵,杨教授自述在青岛居留十年,对青岛感情深厚,遂有一诗《最后的送别》聊抒胸臆,并与顾彬教授的诗歌相映衬。
多位嘉宾朗诵了他们自己的作品,博得阵阵掌声。在朗诵会行将结束之时,顾彬教授提到网络时代写诗的介质问题。杨炼认为书写的速度会影响他的思路,输入电脑时手指与文字的互动,又会激发更多的灵感;郭金牛则认为汉字本身充满诗意,然而习惯于电脑上作诗,未能保留初稿,感到十分遗憾;王小妮也有自己的看法:作诗的第一痕迹必须是在纸上,但输入电脑后的文字、字体、颜色会帮助推进思路,使思想得到更好的表达。
我们在“长夜”中徘徊过,又在“短夜”中驻足,听诗歌,听崇高而平凡的声调,感受诗人们的沉思与反思。煮酒论诗,我们倾听着时代。
当天,汕头电视台、汕头日报、汕头都市报、汕头特区晚报和信息时报的记者也应邀出席诗歌朗诵会并作了相关报道,此次诗歌节的举办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中文 黄海斌 吴山晖
责编 吴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