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友会简介
校友动态
校友风采
母校近况
校友会刊物
校友捐赠
常用下载
汕头大学举办今年第二场“全人生命教育公开讲座”
Tue Nov 22 00:25:46 CST 2011

 

“当我们的需求超越了金钱、物质、社交层面,当我们明白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可以进到自我实现的阶段,当小悦悦的悲剧不再,中国就真正的强大了。”陈思堂医生简短的结束语,引起了现场热烈的掌声。

 

在李嘉诚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下,由文学院基督教研究中心举办的第二场“2011年度全人生命教育公开讲座”于11月21日晚在新图书馆演讲厅开讲。香港大学名誉社会科学博士陈思堂医生应邀莅校并作题为《生命价值的反思:从佛山小悦悦的悲剧谈起》的精彩演讲。讲座由文学院基督教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凌瀚主持。李嘉诚基金会高级项目经理罗慧芳女士出席了讲座并致欢迎辞。

 

 

“问题的症结是助人会带来牺牲”

 

“一个幼小生命的离世,勾起了13亿人对生命价值的反思。佛山小悦悦的事件,经媒体报导,网上不断的讨论,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18个路人的视若无睹,只是少数人的麻木不仁,抑或是现今社会道德价值深层次问题的反映?”

 

陈思堂医生对小悦悦事件作了简单的回顾,并从网上的讨论和一些对需要的人伸出援手却惹来麻烦的案例中,总结指出了问题的症结:好心没有好报,付出时间,惹上官非,失去工作,还可能要金钱赔偿——“助人会带来牺牲”。

 

那么,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中,对有需要的人伸出援手, 是否天经地义的事?“助人会带来牺牲”,人际关系的冷漠疏离自然会增加,那么我们该如何助人?助人的力量从何而来?陈思堂医生从利他主义和马斯洛的人类动机理论来说明。

 

利他行为之谜思和舍己助人的动力

 

“为他人的益处牺牲自我”,陈思堂医生引述了法国哲学家孔德对利他主义的定义,用生动的例子描述了动物世界中的利他行为,提出了其对利他行为的谜思,更进一步用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马斯洛的人类动机理论来解释助人的力量的来源。

 

“个体成长的内在动力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层次与性质的需求所组成的,而各种需求间有高低层次与顺序之分。”陈思堂医生详细讲解了马斯洛理论中的5个需求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并指出个体在满足这些需求的过程中,同时也应当找寻生命的意义。
当个体明白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时,他便会有所行动。陈思堂医生说,你怎么看生命,便决定了你怎么行动。他于自身经历的分享中,诠释了其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

 

作为脑科专家,陈思堂医生多年来在香港以及英国多间医院的脑科手术方面贡献良多。1996年,出任香港世界宣明会和世界宣明会中国办事处的总干事。一直以来,他坚定不移地默默耕耘,为社会上不幸的苦难人士带来关爱和援助。

 

在从医和从事公益事业的过程中,陈思堂医生不仅体会到生命的有限,更深刻地体会到“施比受更有福”的意义。“随着成长,世界观逐渐改变。从前看自己是竞争成功者,如今懂得感恩,知晓受社会恩惠;从单看金钱、物质,到领悟真正的快乐来自精神上的满足。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他指出“有需要的人都是你的邻舍”,“要爱有需要的人”,并再次强调“你如何看待生命,便决定你如何去付出”。

 

随后,现场的同学围绕小悦悦事件,向陈思堂医生提问。陈思堂医生希望年轻人从这个事件去思考、去提问,但不要太悲观,而是反思并积极行动。他对同学们提出的如何找到帮助别人和保护自我之间的平衡点、国内慈善机构存在的局限、企业家的社会责任等问题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演讲一开始陈思堂医生便说,“也许你们带着问题而来,听完我的讲座,你们会有更多的问题。”他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和分享,带给现场师生们启发和深思。而作为一位“有爱心的行动家”,陈思堂医生也鼓励现场的年轻人积极去发问、反思和行动,找寻属于自己的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

 

 

图文 叶楠楠
责任编辑 吴斌

 

 

 

 

 

汕头大学 | 汕头大学教育基金会 | 校友龙卡 | 网站管理 | 数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