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25至26日,在对外联络处(校友工作办公室)、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及工学院的协助下,汕头大学1991级计信系的校友们,怀揣着沉甸甸的母校眷恋与同窗思念自四方归来,于桑浦山下如约重聚,隆重举行了毕业三十周年纪念活动。
当毕业的钟声在时光深处悠悠回响,当人生的年轮悄然转过第五十圈,我们终于在浸润青春记忆的母校再次相聚。卅载牵念,汇于今朝,化作重逢的欢喜。 五十岁,是行至人生山腰的回望,青春虽已封存在岁月深处,眼眸里却沉淀了更通透的光。三十年,足够让一棵树苗亭亭如盖,也足够让我们从青涩学子成长为各自人生故事里的主角。这两个数字,像两枚深深的印记,镌刻在我们生命的画卷上,一半是繁花似锦的过往,一半是云淡风轻的当下。而这次相聚,便是我们在时间的长河里,一次温柔的溯游。
十月汕头的风,依旧带着南海温润的气息。25日上午,学术交流楼的大堂里,问候声、欢笑声此起彼伏,搅动着秋日明媚的光线。距离上一次二十周年的欢庆,竟又悄然溜走了十年。这十年,或许更添了华发,刻深了皱纹,但双手紧握的刹那,掌心传来的温暖,却奇迹般穿越了时光,瞬间消融了所有距离。我们叫着彼此那些或许已被尘封的绰号,无需过多言语,一个眼神的交汇,便足以让三十年的光阴壁垒轰然倒塌。
中午,我们回到当年的学生食堂。空气里弥漫的饭菜香,仿佛是从旧时光里搬运而来。我们像当年一样排队,打上几样简单的菜肴,围坐在一起。咀嚼着的,或许已不完全是当年的滋味,但那种属于集体生活的、朴素而温暖的仪式感,却瞬间复活。我们谈论着当年令人称羡的小炒,谁又曾分享同一份肉羹。这烟火食堂,曾见证我们滚烫的青春,如今又重新拥抱着我们回眸的身影。
下午的重游,是与青春记忆的一场重逢。校园的一草一木,都像是久别重逢的老友,与我们静静对谈。从真理钟下出发,钟声沉默,却仿佛在我们心中敲响了岁月的回音。那“大小人”的雕塑,带着哲学的思辨,此情此景,对它的寓意似乎有了更贴近人生的理解。宏伟的大礼堂,人工湖的潋滟波光,每一处地标都像一把钥匙,开启一扇扇记忆的闸门。欢声笑语洒满了我们曾无数次匆匆走过的校道。
此行最重要的仪式,是在校道旁那片熟悉的草坪上种下一株凤凰木。铁锹铲开湿润的泥土,如同翻开我们共同的生命册页。当那挺拔粗壮的大树被小心栽下,稳稳站立时,所有人的目光都洋溢着喜悦和温暖。一块铭牌被悬挂在树干上,上面镌刻着黄谷子同学为此次相聚写下的诗行:
《凤凰花约·忆汕大》
记忆中汕大凤凰花开的路口 有我们青春的朋友 很欣慰生命某段时刻 曾一起度过
时光的河入海流终于我们分头走 三十载后同窗你我 再树一株如火凤凰花 仿佛又回到那时候
2025.10.25|91计信·汕大有约
诗很短,情很长。它道尽了我们所有未尽的言语。我们相约,愿凤凰木枝繁叶茂,花开如霞,那是我辈情谊,在时光中不朽的象征。
种下希望,我们走过长长的林荫道,拾级爬上水库大堤。这里曾留下多少风花雪月故事,还有那“摸田螺”的肆意畅快。同学们纷纷合影留念。
走过宿舍区与教学楼,同学们最终在行政楼前停下脚步。此时,受邀的恩师们也陆续抵达,与大家会合。他们的头发虽已花白,但笑容依然是记忆中慈和的模样。相机快门响起的刹那,时光被定格。我们不再是当年那些躁动不安的少年,老师们也不再是课堂上不怒而威的严师,此刻,我们只是一群久别归家的孩子,与见证我们成长的师长,共同写下名为“团圆”的画卷。
随后的课堂活动,更是将这份情感推向高潮。当蔡伟鸿、于津、邬佳玲、许创等老师相继走上讲台,时光仿佛瞬间倒流。他们介绍着学校的变迁和自己的经历,也回忆着与同学相处的点滴趣事,言语中满是欣慰与骄傲。
而当那些泛黄的入学旧照在屏幕上闪现时,那一张张稚气未脱、眼神清澈的面孔,与此刻眼前这些沉稳沧桑的面容重叠,让人不得不感慨于岁月这双无形而又力量千钧的手。
更让人动容的是伍伟洪、黄林清、于敏之、张雪琳等多年未见的同学上台分享。他们讲述着自己与汕大缔结的缘分,以及步入社会后的奋斗与求索。每一个故事,都折射着这一代人生活的缩影。
晚上,师生们在学术交流楼欢聚,气氛热烈得如同煮沸的水。热闹的交谈声,是心扉敞开的信号。当年的校园“十大歌手”郑庆生同学一曲歌罢,瞬间点燃了全场。一首首承载着时代记忆的旋律开始回荡。《爱》的轻快、《朋友》的依恋、《难忘今宵》的深情、……我们大声跟唱,手臂搭着彼此的肩膀,摇晃着身体,仿佛要把心底燃烧的热望全部释放出来。那一刻,没有人在意是否跑调,没有人在意鬓角的白发,我们只是变回了三十年前,那群在月光下放声歌唱的年轻人。
次日,我们参观了毗邻的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又驱车前往母校东海岸校区。现代化的楼宇、先进的设施、开阔的视野,无不彰显着新时代大学蓬勃向上的生命力。站在新校区的广场上远眺,我们为母校的欣欣向荣感到由衷自豪,也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同样对未来充满渴望的自己。
午后的阳光为离别铺上了柔光。我们握手、拥抱,互道珍重,约定着下一次不必等太久的相见。车子渐次驶离,后视镜里母校的轮廓渐渐模糊。 聚虽匆匆,别亦难舍。张云高同学的诗,为这次盛会写下深情的注脚:
《九一级计信系毕业卅年有怀》
九霄雏雁各翩然, 一脉青葱入梦端。 计策曾酬星月志, 信章犹记芷兰言。 卅年云履裁山海, 载酒心灯照鬓斑。 金诺长存风雪外, 兰舟共济碧涛宽。
诗中以“九一计信,卅载金兰”藏头,以“金兰”寓意可贵的同学友谊;通过“青葱入梦”“星月志”回顾青春岁月;“载酒心灯”“共济碧涛”抒写珍惜之情与未来期许;尾联“金诺长存”“兰舟共济”寄托携手前行的美好愿景。
时光的河,终将入海流。但我们共同种下的那株凤凰木,我们共同吟唱的那些老歌,以及刻入生命深处的友谊,都已成了河床上最闪亮的金砂。它告诉我们,有些分别,是为了更好的重逢;有些年华老去,是为了让情谊结晶得更加璀璨。此行终有一别,但此情,山海无隔。
图文丨1991级计信系校友张云高 整理丨对外联络处(校友工作办公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