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3月19日下午,汕头大学党委书记唐锐以“教育为基、科技为翼、人才为魂,共谱强国新篇”为题,讲授了2025年春季学期第一堂思政课,与广大学生团干部一同探讨教育、科技、人才在国家发展战略和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唐锐带领学生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论述。他强调,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作为专章阐述并一并部署,这一举措凸显了三者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地位,与学校当下在组织育人、实践育人等多方面的工作紧密相连。 唐锐指出,“教育数字化”已成为当前推动教育发展的关键突破口。以人工智能大模型为代表的前沿科技迅猛发展,如何将新兴科技力量与教育体系深度融合,成为了亟待探讨的课题。他强调,在积极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绝不能忽视教育的“基本功”,需守住教育的内核,培育兼具科技素养和人文情怀的复合型人才。 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教育、科技、人才之间的紧密联系,唐锐以汕大青年工作的“基本功”为切入点,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分享了学校在组织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体育育人、科创育人等方面的成果与经验。他鼓励同学们胸怀理想,勤奋学习,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创新思维,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科研创新,为学校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建设注入青春动能。 唐锐强调,“思政第一课”绝非简单的思想单向传递,而是师生间深度互动、思想碰撞交融的契机。基于此,他鼓励在场学生畅所欲言,为学校如何落实“三位一体”建言献策。同学们围绕学科前沿、实践教学、课程设计等维度展开讨论,提出增设跨学科科技讲座、强化校企联合实训、推行以项目为导向的课程等具体建议。面对同学们的需求,唐锐耐心倾听并一一回应,校团委书记姚溱结合学校相关工作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说明,现场气氛热烈。 接下来,学校党委将继续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探索思政育人的创新模式,不断强化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通过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文字:盘欣桐 摄影:吴诗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