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至18日,第二十三届“杰赛普”国际法模拟法庭比赛在北京举行。汕头大学法学院代表队在去年挺进全国五强的基础上,再接再厉,在与北大、清华等全国66所顶尖法学院校代表队的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晋级淘汰赛,最终以第八名的成绩斩获全国一等奖,并连续四年获得代表中国赛队出征在美国华盛顿举办的第六十六届Philip C. 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竞赛全球总决赛的资格。在单项奖的评审中,上场选手李雅婕荣获最佳辩手奖(Best Oralist),位列最佳辩手榜第四,创汕大荣获最佳辩手选手中的最高排名。 “杰赛普”国际法模拟法庭比赛(Philip C. Jessup International Law Moot Court Competition)由美国国际法学生联合会(ILSA)主办,是全球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专业性模拟法庭竞赛,被誉为法学界的“奥林匹克竞赛”。每年有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00多所法学院校参赛。比赛全程模拟联合国国际法院的诉讼过程,参赛队伍需分别代表原告和被告撰写法律文书,并在法庭上进行辩论,比赛全程用英文进行。本届赛事聚焦国际法前沿领域的研究,赛题围绕国际法上的“争议解决条款”“普遍管辖权与国家官员豁免”“海平面上升背景下不同类型基线的合法性”以及“国家财产豁免”等复杂议题展开。 汕头大学代表队由古俊峰博士担任主教练,李冰清博士、刘林语博士担任助理教练,参赛队员为2021级法学(涉外法务英语特色班)专业本科生黄晓岚(队长)、李雅婕、吴桐,2022级法学(涉外法务英语特色班)专业本科生颜于淏、陈泉润。李雅婕、吴桐和颜于淏三位同学担任上场辩手。 赛队队员在教练们的悉心指导与培训下,继承优良传统,扎实推进法律检索与技能训练,勇往直前;克服艰难险阻,持之以恒锤炼个人能力,再创佳绩。在初赛的激烈角逐中,汕大辩手一路过关斩将,成功晋级。在八分之一决赛中,赛队队员迎来了最具挑战性的淘汰赛——直面东道主:上届亚军、本届初赛排名第二的中国政法大学代表队。赛场上,双方展开精彩博弈。最终,汕大辩手以丰富的知识储备、从容不迫的姿态、缜密的逻辑和精湛的辩论技巧,力克强敌,勇夺胜局,斩获八强席位,锁定了国际赛的入场券。在四分之一决赛中,面对去年冠军队伍、本次初赛总积分第一的北京师范大学,队员们顶住压力,运用大量检索积累及流畅的语言表达与对手展开竞争。法官们在评议时纠结了十分钟之久,并表示这是他们到目前为止裁到过的水平最高的一场。对于汕头大学法学院赛队而言,这样的结果虽败犹荣。 今年已是汕大法学院第14年参加“杰赛普”国际法模拟法庭比赛的中国赛区赛事,共获得9次全国一等奖,5次全国二等奖,7次最佳诉状奖,7人次斩获最佳辩手奖。继2022年摘得全国总冠军的桂冠后,汕大连续四年获得全国一等奖与国际赛资格,成绩斐然。 佳绩的取得离不开师生们的全心投入,更离不开学校、学院对学生参与国内外专业学科竞赛的大力支持。在汕大法学院涉外法务特色建设的优势下,学子们得以在各类国际模拟法庭比赛中提升国际法律素养与综合能力,在境外交流项目、实习工作中开拓法学学习的视野,在世界各地的法学研究与实务中贡献青年力量。 图文:参赛团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