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友会简介
校友动态
校友风采
母校近况
校友会刊物
校友捐赠
常用下载
汕头市海上风电产业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报告发布会暨产业技术研讨会在汕大召开
Wed Apr 21 11:51:09 CST 2021
 

烟花三月,春意盎然。4月16日下午,汕头市海上风电产业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报告发布会暨产业技术研讨会在汕头大学召开。会议由汕头大学主办,并得到上海电气、汕头海上风电产业联盟的支持。汕头市政协副主席、汕头大学机械工程系陈严教授,汕头大学科研处黄晓春处长,汕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方小婉副局长,汕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彭铿副局长等领导出席会议。汕头市及相关区(县)知识产权、发改、工信部门的业务负责人,海上风电产业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的代表,以及学校师生逾60人参加活动。

会上,依托汕头大学建设的广东(汕头)知识产权分析评议中心发布了2020年12月正式挂牌成立后的第二份研究报告——《汕头市海上风电产业知识产权分析评议报告》。中心负责人黄晓春教授指出,该报告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中心在报告研究过程中进一步完善了“政府+行业协会+企业+高校”多方参与机制,并组建了由技术专家、知识产权专家、分析评议人员组成的综合型专业团队,在产业调研、技术分解、检索分析、报告编写等环节融通合作,力求研究成果深入客观地分析海上风电的技术创新情况,并且更突出汕头市海上风电产业发展的需求。

方小婉副局长表示,汕头正积极推动引领型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并取得新的可喜成绩。她希望广东(汕头)知识产权分析评议中心进一步发挥汕头大学的技术、人才、学科等优势,培育一批服务汕头本土的知识产权分析评议人才,建成省内富有特色和影响力的知识产权专业化服务平台,切实为汕头市企业创新发展和产业提质增效提供支撑,服务汕头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活力经济特区。

根据报告,汕头市海上风电产业在技术创新领域存在较大的短板和差距,在产业发展方面仍有不少痛点和堵点。作为知识产权分析评议工作的延伸,本次会议专门组织了专家报告和产业研讨。

黄晓春表示,汕头市正加快构建海上风电全产业链,打造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汕头大学是全国最早开展风能研究的高校之一,通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涵盖风力机设计、运行控制、环境评估、运行维护等领域的跨学科交叉研究团队,拥有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研究项目,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良好条件和能力。与会的企业和科研院所,来自勘测设计、环境评估、基础结构、整机制造与配套、运维服务等领域,几乎囊括海上风电产业链整个链条。汕头大学精心组织这次活动,目的就是要以本土高校的责任担当,围绕汕头市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紧紧联合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优势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深化政产学研合作,探讨如何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产业集聚与上下游整合、优化产业支持政策等问题,积极推动汕头海上风电产业协同创新发展。

会上,多位专家作了精彩纷呈的报告,包括:《海上风力发电关键技术——汕头大学的研发实践与未来展望》(汕头大学机械工程系陈严教授)、《创新:加速风电行业发展》(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许移庆副总工程师)、《海上风电前期建设及生产决策支持》(汕头大学海洋科学研究院华锋教授)、《近海风机的结构健康监测与损伤识别》(汕头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系李东升教授)。

最后,与会人员就汕头海上风电的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人才引育、供应链合作、集聚发展路径等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在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奋进过程中,风电行业将迎来更大的新机遇,创新是汕头海上风电产业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加强政产学研合作,推动协同创新刻不容缓。

文 科研处 图 蓝锦清 责编 吴斌

 

 

汕头大学 | 汕头大学教育基金会 | 校友龙卡 | 网站管理 | 数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