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第十六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深圳大学圆满闭幕。汕头大学12个项目在全省3636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4项。
特等奖项目“形影相倚——基于智能控制的多功能护理轮椅”是一款具有坐卧立功能的新型护理椅。项目采用神经网络、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实现了护理椅的语音控制、自动跟随、远程看护等智能化功能,能够帮助残老人群和行动不便人群生活自理。
此外,“COVID-19疫情常态防控期农村中小学生知信行及其心理健康现况的多中心研究”获一等奖;“超级堵手--热力管道在线修复开创者”“分子开关Rho GTP酶家族蛋白在食管癌中异常活化的分子机制与临床意义研究”“ 具有最优代数免疫度的布尔函数构造研究”“类视觉优化的损失自适应交通流预测”“ 医学生医师职业精神的现实审视及其培育路径研究”“ 银发数字路上,落跑还是同行——基于广州老年群体移动支付软件使用现状的调研”获二等奖;“抗疫化压,做新时代青年——基于广东省619名高中生压力的调查研究”“ 焕“发”新机--基于iiwa机械臂和自主研发植发笔的智能植毛仪” “‘启心日记’——孤独症儿童成长康复医教一体化平台”“ 忆路守护--针对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智能陪护手环”获三等奖。
第十六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由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东省学生联合会联合主办,深圳大学、共青团深圳市委员会、南山区人民政府联合承办。竞赛旨在引导全省高校大学生努力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积极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在广大高校乃至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影响,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
自竞赛启动以来,我校师生积极参与,共有56项作品参赛。参赛项目数量较上一届有所增长,而且不同类别参赛数量也更为均衡。为保证晋级省级比赛项目的质量,学校举行校级选拔赛,邀请专家对参赛项目进行评审,并最终遴选出12项作品,代表学校参加省级比赛。学校还举办项目路演活动,组织专家对晋级省级比赛项目进行打磨,从技术方法、成果应用、项目展示等方面,对项目进行辅导,提升项目参赛竞争力。
7月17日,按照疫情常态化防控的要求,省级终审决赛采用线上比赛的方式进行。我校参赛项目在学生创业园完成线上展示与答辩,最终获得佳绩。
(校团委)责编 吴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