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汕头大学商学院周军杰副教授在互联网医疗健康交叉研究领域取得多项重要进展,分别被商科国际顶级期刊《MIS Quarterly》(UTD24期刊)、顶级商业评论《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接受。以上成果均以周军杰副教授为第一作者,均以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这是继李柏勋教授研究成果被《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录用之后,商学院教师研究成果再次被全球商学院公认的国际顶级期刊录用,充分体现了我校工商管理学科团队开展高水平原创研究的能力,标志着商学院在人才梯队建设、学科建设及交叉研究领域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近年来,在学校卓越人才计划项目等政策的支持下,商学院主动作为,持续优化学科建设与人才梯队建设,取得了诸多成绩。工商管理学科形成了“创新创业管理、组织与战略管理、大数据与供应链管理、会计与财务管理”四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吸引了一批优秀人才加盟。学院科研层次不断提高,国家级项目资助率稳步提升,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原创科研成果,被《管理世界》《经济研究》《心理学报》《南开管理评论》《MIS Quarterly》《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等国内外权威期刊接受和发表。 在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及汕头大学科研启动基金的资助下,周军杰副教授与合作者重点关注了在线心理健康领域的研究。通过与“壹心理(www.xinli001.com,广州市人心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开展了系列研究探索,前期多项研究成果已经在国内外相关学科领域主要期刊发表,近期又取得新的重要进展。 研究项目“Complements or Substitutes? Joint Effects of Description and Demonstration Signals on Counselor Demand from New Clients in an Online Market for Mental Healthcare”由周军杰副教授与Rajiv Kishore教授(Nevada University)、Laura Amo博士(SUNY at Buffalo)、叶成先生(武汉小舟航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完成,通讯作者为Rajiv Kishore教授。《MIS Quarterly》审稿团队5位专家高度肯定了该文对在线心理健康这一新兴市场的探索和原创性理论发现。据悉,这是《MIS Quarterly》首次接受关于在线心理健康交易市场的研究。 信息不对称普遍存在于社会与经济活动中,关系到传统线下市场和新兴线上市场的有效性。针对这一现象,周军杰副教授与合作者以信号理论为基础,基于信号“相对可信性”特征,将市场上关于咨询师和咨询服务的信号划分为描述性信号和展示性信号;基于从“壹心理”、其他在线健康平台及线下渠道收集的多源数据集,利用“机器学习+计量经济模型”等方法组合,分析了在线心理健康市场不同类型信号对患者择医决策影响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当服务方提供低可信度的描述性信号时,其展示性信号会替代前者的影响;当服务方提供高可信度的描述性信号时,其展示性信号会加强前者的影响。上述发现界定了信号理论中替代效应与补充效应的作用边界,扩展和深化了信号深层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 针对互联网医疗健康平台的网络效应,周军杰副教授与合作者万兴教授开展了一项案例研究“How to Build Network Effects on Online Platforms for Mental Health”。以在线心理健康平台“壹心理”“简单心理”为研究对象,通过双案例对比研究,分析和回答了新创企业如何在互联网医疗健康市场进行战略定位,如何面对不同用户设计合适的服务,如何设计平台的运营机制,以及如何通过服务与机制的组合来激发平台的网络效应。该文的研究发现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目前已经被《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录用。该文由周军杰副教授与南京财经大学万兴教授共同完成,通讯作者为万兴教授。 (商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