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至5日,“六百光年杯”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决赛在天津大学落下帷幕。汕头大学首次推荐11个作品参赛,其中《智能识别分类垃圾桶》和《绿洲——荒漠化生态智能修复系统》获二等奖,《智能一体化综合植树机》《白塑止,绿意扬-基于高校校园外卖治理下绿色校园建设策略探究》获得三等奖,《绿洲——荒漠化生态智能修复系统》同时获“六百光年智慧能源创新奖”银奖,我校获评为优秀组织奖。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委员会主办的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和社会实践调查竞赛。该竞赛紧密围绕“双碳”战略目标等国家重大需求,充分体现“节能减排,主动作为;实践创新,交融育人”的精髓以及“点亮生命,绽放生命”的价值追求。在教育部的关怀指导和广大高校的积极协作下,已发展成为起点高、精品多、覆盖面广且影响力大的全国大学生实践创新活动。2022年“六百光年杯”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由天津大学承办,共有500多所高校报名参加。
为了更好地参与竞赛,校团委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于3月底举办校赛选拔活动,最终根据校赛专家评审组意见,推荐11个作品代表学校参赛。6月18日,经过竞赛专家评审会议表决通过,我校作品《智能识别分类垃圾桶》(参赛成员陈伟龙、徐毅铭、刘梓鹏、郑柏阳、陈志勇,指导老师陈少克)进入决赛,《绿洲——荒漠化生态智能修复系统》(参赛成员张国源、阮浩伟、郑柏阳、陈志勇、徐毅铭、司徒志豪,指导老师张汉瑞、谢旭亨)、《智能一体化综合植树机》(参赛成员黎杜昊、陈振国、黄晓君、王千丁、蔡子轶、姚罗然、刘京腾,指导老师牛小东)、《白塑止,绿意扬-基于高校校园外卖治理下绿色校园建设策略探究》(参赛成员陈佳润、姚超鑫、李相宏、陈达、练荣川,指导老师陈益纯)3个作品推荐为竞赛获奖作品。8月3日,按照疫情常态化防控的要求,决赛采用线上比赛的方式进行,《智能识别分类垃圾桶》作品团队在学生创业园完成线上展示与答辩。作品团队围绕参赛作品功能、构造等内容进行阐述,并回答评委组的提问。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通过科技来助力减少碳的排放,在节能环保这条路上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参赛选手2021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陈振国同学感悟道。
(校团委) 图 陈伟龙 陈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