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下午,汕头大学首届人才交流分享会在淑德书院举行,吸引了80位师生的关注和参与。这场以“二月春风裁新绿,十里桑浦聚潮声”为主题的盛会,旨在激发各层次人才的科技创新动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增进各级各类人才之间的感情。 淑德书院院长蔡映辉教授主持活动。活动分为校领导致辞、嘉宾科研分享、嘉宾圆桌互动和草地茶话会四个环节。 活动伊始,陈敏副校长发表致辞,简要介绍活动的意义和背景,并强调青年科技人才的重要性。 在嘉宾科研分享环节中,牛小东教授、赖忠平教授、彭剑娥教授和李健教授分别就各自领域分享自己对于科研领域的深入思考与研究成果,让在场师生受益匪浅。 牛小东教授介绍近年来铁磁流体在科技领域中的发展和应用。铁磁流体具有可控性好、密封性好、寿命长等特点,在医疗领域的靶向治疗和沙漠收集水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尽管在控制方面还存在技术难题,但铁磁流体作为一种新型材料,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赖忠平教授分享地质学研究对人类生活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包括地质年代和地球演化历史、黄河演化理论体系以及海平面和地下水演化关系等。这些研究为保护和管理自然资源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值得进一步关注和探究。此外,赖忠平教授还指出,人才培养和传承也是科研人员发展的关键,需要团队合作和为年轻人提供更多机会和平台,共同努力,才能不断发展壮大科研事业。 彭剑娥教授分享自己对科研工作的热爱和经历,强调“热爱”对于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只有真正地热爱这项工作,才能够激发出我们的创造力和激情,让我们更加专注和投入。此外,彭剑娥教授还分享了如何提高发展多程任务能力的经验,希望大家都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不断地创造出更加优秀的成果。 李健教授则通过个人经历的很多数学研究的失败和成功的例子,告诉我们多尝试,多做事,多学习和多探索的重要性。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我们才能不断进步,不断成长。李健教授还通过引用《三体》和“生存游戏”等例子,展示了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强调数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自然界和社会现象,还可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圆桌互动环节,嘉宾们与师生们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探讨。不仅让学生们深入了解了科学不同领域的前沿技术,也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学习生活启示。希望同学们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探索和进取,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竞争力。 最后的草地茶话会环节,让大家在自然的环境下享受着惬意时光,畅谈彼此的学术和生活经验,谈笑间增进了老师和同学间的感情,也让活动在欢乐轻松的氛围中落幕。 此次人才交流分享会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促进了各级各类人才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推动了学校科技创新的发展。青年科技人才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力军,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呼唤我们扬帆再出发,期待我们下一次的相聚! 文 淑德书院 图 张珂洋 陈晓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