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汕头大学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读书班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第八场专题学习在图书馆演讲厅举行。校党委书记姜虹主持学习,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戴木才教授以《世界与中国历史坐标中的中国式现代化》为题作领学报告。校领导,各二级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全校处级干部、教学教辅单位正副职参加学习。 戴木才首先从大会主题、政治宣言、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牢牢把握五个重大原则、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等七个方面梳理了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重大成果,指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重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戴木才从开端、标志性事件、三大现象和一般涵义四个方面梳理了世界现代化运动的发展脉络,通过四次工业革命纵向对比世界现代化运动中的中国现代化,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一论断的丰富内涵。戴木才系统总结了近代中国探寻现代化道路的历史进程与特点,梳理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发展轨迹。他指出,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被迫融入到世界历史发展和世界的现代化潮流之中。为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自强,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到五四新文化运动,近代中国社会各个阶级尤其是其先进人物做过了许多积极探索和不懈努力,在中华民族走上现代化之路上留下可贵的深刻启迪,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探寻从被动地、被迫地融入到世界现代化潮流发展到独立地、自主地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积累了宝贵历史经验。他强调,只有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不懈探寻救亡图存、自强和求富的发展道路的历史背景中,从近代中国及其与世界交往的“大历史”中来认识,才能深入深刻探寻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所以能够成功开创的历史源头、历史积淀和历史升华,才能历史地、深刻地看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所以能够成功开创的历史必然性。 最后,戴木才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行动纲领,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篇章,重点解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推进祖国统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内容,他强调,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全党必须牢记五个“必由之路”,引领和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巍巍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姜虹在总结讲话中指出,领学报告既有政治上的高瞻远瞩又有理论上的深邃思考,进一步加深与会同志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的理解。她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全体党员干部要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内涵和本质的认识,将其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她希望全体党员干部保持空杯心态,不断提升勤学不怠的思想自觉;坚持昂扬姿态,努力锤炼履职尽责的过硬本领;力持奋斗状态,全面提升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学习的实效,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效,把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同奋力实现学校各项目标任务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文 叶楠楠 图 李倩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