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一步发挥各级党组织在学校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汕头大学党建研究会举办党建论坛,提升党员干部和党务工作者的党建理论水平和党务实践能力,为学校高质量发展集智聚力。 5月16日下午,党建研究会在科技楼报告厅举办第2期党建论坛,主题是“高校党建工作中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坛由机关党委和文学院党委承办,所属全体党员参加,文学院党委书记李浩涛主持。 论坛邀请5位教师进行主题分享。学校党委组织部部长、机关党委书记苏文记以“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提高党性修养”为题作专题党课。他从习近平总书记的古语用典引入,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党性修养的丰富养分,要处理好吸纳与舍弃、传承与发展的关系,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做忠实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增强党性修养、当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吴锳凡介绍了文学院党委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基层党建,推动党建业务“一融双高”的特色实践。文学院党委扎根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以文育人”课程思政体系,打造优秀传统文化浸润生态圈,构建潮汕文化传承传播共同体,以党建业务融合推进文化育人创新。 文学院副院长杨庆杰分享了对文化自信与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的关系思考。他认为,文化自信自强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并从文化的向度深入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指出要在不断推进“两个结合”的过程中继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汕头大学研究基地研究员韩宝成从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理论源泉、实践根基和路径选择等角度作分享。他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党的创新理论的“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两个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融合是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现实路径。 文学院周洁副教授分享了对中国式现代化下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思考。她从历史要求、发展方向和价值内涵层面分析了文化强国建设的时代使命,从人民、国家和世界三个维度阐述了文化强国建设的逻辑内涵,从立场方向、重心载体和目标要求分析了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路径。 李浩涛书记作总结发言。他指出,5位教师对如何在党建工作中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给出具有专业特色的理论思考和实践回答,很有借鉴意义。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应当运用好、融合好、发展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党建工作融合创新,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主题教育中,党建研究会紧紧围绕研究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任务,持续不断强化理论武装、加强研究阐释、深挖特色资源、打造理论高地,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文 吴毅 图 王伟 丁梓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