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暨志愿服务交流会(以下简称“志交会”)开幕会在汕头市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举办。会上举行了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赛颁奖仪式,汕头大学《育蟹者说——青蟹“育繁推”一体化模式引领者》项目荣获全国赛银奖,“育蟹者说”项目负责人张梦倩上台领奖。
今年11月15日至16日,第六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赛全国赛终评顺利举办,100个全国赛终评入围项目进行了线上路演答辩。汕头大学项目一路披荆斩棘,荣获佳绩。
开幕会现场的志愿服务一条街向参会人员介绍汕头市的特色志愿服务项目,“育蟹者说”项目也在其中。
12月3日,在“资源共享 志愿同行”公益创业资源推介会上“育蟹者说”项目骨干项梓菲详细介绍项目及分享经验。她指出,我国水产养殖市场广阔,却仍旧有不少的养殖户面临着生存困境。经过调查研究,团队成员主要发现了“育、繁、推”三个方面的问题,从而在种业改良技术方面下功夫,培育出了生长快速且温顺的新体系;同时采用了集装箱以及池塘高效等技术,帮助养殖户实现蟹成活率的突破;在服务模式上,则以养殖户为核心进行服务。她向大家介绍,在“产学研”一体化的进程上,团队建立了牛田洋新型养殖基地,如今已成为汕头招商引资的一张绿色名片。
“育蟹者说”志愿服务队经过多年的实践形成了一套育、繁、推一体化的科学养殖方案,致力于助推青蟹养殖产业健康发展,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的号召,助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育蟹者说”项目以青蟹养殖为切入点,针对缺乏优质青蟹苗种问题,在种质改良方面,团队培育出新品系,解决了育的难题。在繁育方面,团队通过反复实验,创建了多种养殖技术,解决了传统繁殖存活率低的问题。与此同时,为突破技术与优质蟹苗的推广效果不佳这一难点,团队建立了青蟹养殖基地,提供技术宣传与培训、技术辅导与咨询等服务。他们以“志愿+科技+创业”为模式,先后带动500余人加入志愿服务队,团队志愿服务时长累计2万小时,实地走访76个村,进行了50余次实地调研,在2000多公里的路程上埋下了科学养殖与公益创业的种子。该模式不仅关注青蟹的生长繁殖,还注重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发展,为地方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一只蟹,为乡村带来了先进的养殖技术,也带来了一批有思路、有干劲、有闯劲,扎实投身于科技研发和“三农”服务的新时代突击队。
未来,学校团委将继续支持“育蟹者说”项目的发展,并在汕大形成引领作用,助力广大师生在未来更大的舞台上取得更为辉煌的成绩,以实际行动助推乡村振兴!
文 赵越 梁活宇 图 汕大青年 新闻中心
(校团委、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