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汕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3月23日上午,汕头大学文学院潮汕文化研究中心、宗教文化研究中心特邀马来西亚槟城古迹信托会主席林玉裳女士莅临汕头大学,于弘毅书院作“世界遗产城市的非遗普查:马来西亚槟城乔治市的案例”专场学术演讲。讲座由汕头大学文学院陈景熙教授主持,汕大师生和闻讯专程从广州、泉州、潮州、汕头等地诣校听讲的高校教师、文史工作者暨爱好者100余人踊跃参加。
祖籍潮州市潮安县的林玉裳女士出生于马来西亚,现为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的亚太区负责人。不过,她更为人熟知的是她在薪传、保育槟城传统文化遗产(特别是当地潮人文化)方面的非凡事迹。2006年她主持修复的槟城“韩江家庙”,获得联合国“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成为全世界第一个获得该奖的潮汕式建筑。2008年,在她参与推动之下,槟城乔治市成功登录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中央电视台特邀她在《国家宝藏》节目中介绍“韩江家庙”的修复工作。
讲座中,林玉裳女士首先从多元文化融合的社会历史背景切入,介绍槟城乔治市。有着2344间古建筑的乔治市世界遗产核心区,除去西式建筑外,还有很多保存完整的广东式、潮州式、闽南式华人庙祠,和印度教神庙、清真寺等历史建筑交相辉映。林玉裳女士表示,这些遗产是华人在海外打拼,与各民族和谐相处,携手共进的历史见证,她竭力推动修复“韩江家庙”和推动乔治市入遗,便意在于借此保育槟城传统文化遗产,记录这些被刻意忽略但极为珍贵的海外华人历史文化。随后,她集中介绍了2012年6月至11月间,槟城古迹信托会在槟城乔治市世遗区推动的、针对当地92条街道5505户各族裔居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传统行业、手工艺及文艺普查》的具体程序和方法技巧。普查形成的资料库成为马来西亚槟州政府保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依据。除了丰硕的调研成果,她还表示,此次普查更为重要的是培养起了一批热爱文化遗产的青年人,使传统文化遗产保育工作后继有人,薪火相传。
近两个小时的演讲中,林玉裳女士为到场的嘉宾及汕大师生们生动呈现了槟城乔治市的多元文化遗产,以及林女士暨古迹信托会同人在申遗成功后对保护文化遗产所作出的不懈努力。林玉裳女士的精彩演讲,得到听众们的热情回应。
(文学院) 责编 吴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