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第十二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在北京市朝阳区北京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大会以“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民营经济创新发展”为主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陈至立、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王钦敏、科技部部长王志刚等党和国家、部委领导人出席大会并致辞。上海交通大学原党委书记、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副会长马德秀宣读了2018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颁奖决定。随后举行了中国产学研合作突出贡献奖、创新奖、促进奖、创新成果奖、军民融合奖、工匠精神奖颁奖授牌仪式。汕头大学理学院海洋生物研究所马洪雨教授喜获“2018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科技部原副部长、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陈小娅主持会议。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是2009年经国家科技部和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批准设立的奖项,是我国面向产学研界协同创新的最高荣誉奖,旨在表彰产学研合作创新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及个人,充分调动“产学研、政金介、商媒用”各方积极性,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促进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转移转化,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贡献力量。
十年来,马洪雨教授坚持以海洋经济蟹类为研究对象,聚焦于前沿科学理论探究和关键产业技术研发,坚持学以致用、理论指导实践,探索出了一条有特色的产学研结合之路。马洪雨教授曾主持18项国家和省部级等基础和应用研究项目,总经费900余万元,特别是加盟汕头大学后,他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与本地产业特色,快速投入到科研事业中。在已有基础研究项目的支持下,他还争取到多个应用研究项目的支持,如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国际科技合作领域)“青蟹软壳蟹培育技术创新与示范推广(50万)”、广东省促进经济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现代渔业发展用途)“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技术的创新与应用(150万)”、汕头市科技计划项目“拟穴青蟹池塘生态育苗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10万)”等。在这些项目的支持下,他强化了与多家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研发了多项关键技术,如青蟹工厂化育苗和池塘生态育苗技术、基于池塘工程化循环水的青蟹陆基化高密度养殖技术、青蟹膏蟹培育技术,目前他正在研制软壳蟹高效生产技术,并正在协助规划筹建中国最大的集产、学、研、用为一体的青蟹协同科技创新中心(湛江)。马洪雨教授的足迹几乎遍布我国青蟹养殖区(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尽力为水产企业和养殖户提供技术支持,解决产业难题。
本次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是对马洪雨教授一贯坚持科学研究源于产业、服务于产业之理念,并为之做出的贡献最好的肯定和认可。
(理学院) 责编 吴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