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友会简介
校友动态
校友风采
母校近况
校友账号
校友会刊物
校友捐赠
常用下载
李晓涛-MIT的学霸创业者:让人类远离抑郁症
Thu Dec 27 09:05:40 CST 2018

校友简介:

李晓涛,汕头大学校友。2001-2005年期间就读汕大生物学本科专业,2005-2008年期间攻读汕大生物学硕士研究生。本科期间就对创业充满兴趣,积极参加各种创业活动。硕士期间已发表SCI国际学术论文7篇,总影响因子IF>30,单篇最高IF=8.6。现任 BIAI(必爱)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创始人兼CEO, MIT脑与认知科学系博士后。

人物专访 | 李晓涛:

MIT的学霸创业者:让人类远离抑郁症

作为Ph.Dig改版后的第二期,我们请来了MIT的李晓涛博士。李博士师从多位学术界的泰斗前辈,具有深厚的学科交叉背景和优势。结合多年在神经科学领域的知识积累,以及MIT的多学科交叉优势,近期提出开设眼神计算学这门新学科的研究,即以眼动反应和眼部微表情为主,结合其它大数据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去计算和评估人脑的情感和认知状态,并结合多感官无创大脑刺激技术去调节和干预脑认知或脑疾病状态的新学术观点,已在相关领域申请多项专利技术,创建基于人工智能与人脑智能结合的脑健康医疗公司。近期华人科学家张首晟教授离开我们的噩耗再度引起大家对抑郁症的强烈关注,而这位MIT学霸的创业梦想,就是让人类远离抑郁症。

李晓涛

#MIT脑与认知科学系博士后#

#香港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PhD#

#七项科研专利技术#

#人工智能结合脑科学BIAI项目创始人# 

 

Q1: “深造经历”Dig

李博士你好!非常荣幸能有你来做我们本期PhDig的嘉宾~首先可以请你跟大家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吗?以及,可否跟大家分享一下你之前是做了怎样的规划和准备来MIT深造的?

Dr. Li:

谢谢芸澤,我也非常希望能跟PhD联盟的小伙伴们互相认识,多多交流!我叫李晓涛,是MIT脑与认知科学系的博士后,目前在学术上主要研究跟脑认知和脑疾病相关的神经环路和分子机制。来MIT深造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很多时候并不需要想这么多,就像读大学时的我,从来没想过要读博士;读博士时的我,也从来没想过除了做科研,还可以结合科研成果去开公司。人生就是这么奇妙和有趣,如果真的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则反倒失去乐趣。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前阵子刚刚跟MIT的张曙光博士拍的一张合照。因为在十年前,也就是2008年我硕士刚毕业不久,偶遇来自MIT的张曙光博士,便去问他要怎么样才能过去MIT学习和深造。他的回答非常直白“那是很难很难的…”,当时听完这个回答我也就没再多说什么。转眼之间十年过去,我却跟他在剑桥再次偶遇,并且正好都穿着MIT 的校服,于是我们很高兴地拍下了这张合照。所以你看,有些事情往往就很有意思地发生在在计划和预想之外,那句网络流行语说的就不错:“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哪一天就实现了呢?”

和张曙光博士剑桥偶遇:

Q2: “MIT氛围”Dig​

我们还是很好奇,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有幸去MIT深造,李博士可否给大家分享一下你对于MIT的认知,以及你在MIT里的亲身感受

Dr. Li:

对于MIT的感受,我觉得可以用这句话来描述:“再聪明也还不够聪明,再优秀也还不够优秀”, 这也是MIT的老师和学生们普遍信奉的一句话。MIT人似乎都很忙,每天都在争分夺秒充分利用自己身上每一份能量。今年我也特别忙,因为除了科研实验,我还要搭建自己的团队为创业做准备。MIT具有长久以来跨学科交叉积累的优势以及带动波士顿周围产生浓郁的创新创业氛围,因此我也很希望能在此作用下把自己8年多的基础科研转化成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

“让世界更加美好”是MIT校园里一直推行的价值文化观。一些刚从国内过来的科研虫,如果还是摆着“做科研就是为了发发文章”的态度,那估计都会被认为是很nerd。因为发文章还只是科研的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做的科研具有实质意义,真正可以给人类带来进步。因此,MIT的牛人教授们很多都是在科研的同时还亲自创业,并且学校对指导和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素质也非常重视。

比如,MIT著名的十大Institute Professors之一,Robert Langer, 他本人就有1000多项专利、40多家公司,而且几乎每年都给MIT创收1000多万美金。我认为,科研只要围绕着人类面临的实际难题来做,认真用心地做下去,做着做着,就会发现自己那部分研究的实际价值。而不是时刻带着功利心去做科研,就如“让小孩读大学不是为了大富大贵”,“谈恋爱不能抱着傍大款的心思”一样的道理,因为那样都会让美好的事情变质变味。

Robert Langer博士正在一次研讨会上发言:

Q3:“MIT心理状态”Dig

我们也很好奇,在MIT这样的氛围下,有没有可能会有人心理上承受不了这种peer pressure,或者另外一种可能的情况就是觉得自己既然已经进了世界第一的学府,完全可以高枕无忧了?

Dr. Li:

是的,高压下的心理状态是非常值得研究的。MIT这样一个特殊的氛围下,孕育而生的“Hack”文化是有其存在的重要价值的。我觉得主要可以体现在两点,“Hack文化”的第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反传统、反权威”。为什么要反传统和反权威?很简单,因为MIT在QS排名中已经连续第七年排名世界第一名校,如何做到不骄傲而继续进步?那就是要求大家敢于超越自身,通过打破旧有传统并反对现行权威去实现。当然,这跟一些人脑海中想象的------学生上街游行,冲进教授办公室跟教授说NO---是不一样的。而是大家善于争辩、敢于挑战,同时非常重视数据和证据的一种氛围的营造。

“Hack”文化的另一个意义就是”自我释放,自我调节“,MIT的老师和同学们通常都处在“高压锅”环境中,每个人要做的事情都很多,可以每天都忙得废寝忘食。一些人如果长期处于这种连续思考和工作的状态,就会变得傻傻的,像个nerd。因此需要一种幽默和轻松的校园文化。做科研千万不要越做越傻,不要自我束缚。有些人很容易就陷进去,陷入一种忧郁科研的循环怪圈中。其实大可不必。

然而,确实很多人都没法正确面对并平衡自己身心所处的各种压力。这其实也是我的创业项目的初心之一。这些年我接触了诸多抑郁症案例,自己也曾受到情绪低落的困扰。从节奏飞快空间拥挤的香港到名校林立气候爆冷的波士顿,很多居民和刚刚过来的留学生们心理上都不适应,加上学习和工作压力大,抑郁症严重,自杀率也很高。结合身边亲戚朋友的遭遇,以及抑郁症在中美两国的严重程度,这些都远远超过我的想象。

Q4:“创业项目”Dig

说到心理健康,李博士你的创业项目就是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防患抑郁症于未然。可否跟大家具体介绍一下你做这个创业项目的初心呢?

Dr. Li:

是的,我的创业梦想就是,让人类远离抑郁症。近期华人科学家张首晟教授在事业巅峰时期因抑郁症离开我们的噩耗尤其加深我对这一梦想的追求。张教授学术成果非常优秀,是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科学家之一,而且在科研转化和风险投资中都是成绩斐然。这样优秀的人才在其事业巅峰时期因为抑郁症选择跳楼自杀实在让很多人不能接受。其实,抑郁症是每个人都可能遭遇,而且经常跟个人正在承受的压力相关。不管多么成功的人,包括美国最杰出的总统林肯和英国最著名的首相邱吉尔;或者平素表现多么快乐的人,例如法国笑星憨豆先生和美国喜剧演员罗宾-威尔斯,都不可避免遭受严重抑郁症的侵袭。通过结合MIT最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和脑科学知识,我们有能力做到防病于未然,让抑郁症在试图侵袭人类心灵世界开始施展毒手时,就把它即时发现并清除于萌芽起始阶段。

创业的初心可能是不同的阶段慢慢积累起来的。我的本科是在汕头大学读的。因为汕头大学是国内唯一得到李嘉诚先生长期资助的学校,校风注重学以致用,在我本科读生物技术时,课余就开始涉猎很多商业、管理有关的书籍,但当时并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来自清华的硕导对我的求学道路产生重要影响。出于对学问和兴趣的进一步追求,我于是选择去香港大学攻读神经科学的PhD,这之后又根据研究需求先后在中科院和MIT做博后。来MIT之前,我本来的想法跟大多数博后们一样,要走先博后再教授这样的传统学术路线,但是,来了这里之后,创业的梦想被再次点燃。除了继续做一名搞实验研究的科学家,我更想实实在在去尝试一下科技应用的梦想。

在做基础研究时,我发现传统治疗抑郁症的手法有很多不足。例如,在药物研发上,新药研制的周期非常长而且成功率很低。在科研取向和宣传上,过分强调基因遗传因素,从而加剧人们对抑郁症病人的偏见和歧视。事实上,抑郁症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完全是后天可控的。在临床治疗上,医生一般一个月才见一次病人,通常无法清楚了解在此期间病人的具体病情动态,然而患者的病情在24小时内随时都在发生着变化,甚至有的病人是吃了医生开的药以后才实施自杀。病情跟踪的滞后性严重不利于病人的病情管理。其实,我们目前人类遭遇的精神疾病包括抑郁症并不可怕,尤其随着AI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突破,各种慢性疾病包括各类精神疾病的预防和干预变得更加可行和有效。药物治疗需要结合即时的病情追踪方法,从而可以随时识别、评估病情、及时检测、控制和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在MIT期间,我对科研的理解以及如何利用科研改善人类生活方面也都有了更深的认识。发文章不是科研的唯一目的;把研究真正围绕于解决实际问题才更有意义。这些都是促使我把人工智能技术结合目前的基础科研成果,并且把它们整合成可以市场化的产品的动力。因此,在众多MIT骇友们的影响下,我在今年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将结合我自己的脑科学专业背景,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探索新的方法来帮助人们治疗精神疾病。

Q5:“AI+脑神经技术”Dig

李博士可不可以给大家具体讲解一下你们的BIAI是如何利用AI技术进行抑郁症的预防和干预的?

Dr. Li:

我们目前首先在开发一款App产品。我们的APP可以帮助具有抑郁症趋向的朋友进行自我调节和自我康复;也可以帮助正在接受药物治疗的抑郁症患者, 及时了解药物的治疗效果,并且即时把病情动态反馈给其医生和家属。而且对愈后的患者也可以提供智能化的后续跟踪和调节,以防止疾病的复发。这里面主要运用了计算机视觉、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等技术。其实,BIAI APP的应用不仅定位于抑郁症的监测和预防,也还可以用于普通人的压力管理和情绪调节。举例来说,如果我们要参加重要考试或者面试,拿APP出来检测一下,可以自动分析受试者正处于哪个压力等级的状态,并据此提出有益的建议和调节。

在软件算法的技术支持下,我们还将推出具有更强调节和干预功能的相关硬件,尤其适用于那些抑郁症很严重、都不想用手机的患者们。这些硬件包括有智能手环和智能宠物,可以为病人提供日常监护和情绪支持。这些是基于AI技术的新产品可以帮助医生和家属减轻监护病人的工作量,同时又增进患者的互动欲望,帮助其实现早日康复。针对抑郁症的具体情况,我们强调疾病的预防大于治疗;我们不反对精神药物的治疗作用,但同时引入非药物治疗的方法,包括运动疗法、音乐疗法和光线疗法等。BIAI最主要的创新是提供一种全新的智能系统平台,使这些所有可行的治疗方法都实现数字化、智能化,从而更加精准化,更加具有个体针对性,而且在加强病情即时追踪的同时追求实现科技与人性的更好结合。

Q6:“创业感悟”Dig

Dr. Li:

这样的创业需要高强度的多学科交叉,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个大挑战,幸运的是,BIAI有来自MIT和哈佛的优秀骨干在提供多种专业的支持。作为团队的带头人,我最大的动力来源于Tom Insel博士。因为他在做着相同的事情,他的事迹给予我很大的启发和鼓励。Tom Insel是脑神经领域的大咖,也是用智能手机解决心病问题的先驱。作为全球最大精神卫生研究机构NIMH(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的所长,他在2015年底毅然辞去职务并加入Google公司的一个医疗项目,从事领导应用智能手机收集大数据去研究精神健康问题。一年后,65岁的他离开Google决定亲自创业,成为现公司Mindstrong Health的总裁,并继续使用智能手机技术去寻求解决精神疾病问题的新方法。对他来讲,人生就是不断地重启,不停地进行全新的冒险和尝试。他的故事激励我们不要限制自己的可能性,勇于踏出自己的安全区,为真正解决问题作一切可能的尝试。

在此过程中,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创业相对科研来说更需要一个完备而强有力的团队去实现目标。公司形式的运作也更容易把具有各种专业优势的人才聚到一起,去做成一件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事情。我们目前的团队就是跨学科的高度融合。MIT具有非常适合跨学科合作的土壤,同时浓郁的创业氛围也在鼓励我们把研究成果进一步产业化和市场化。在这里我遇到了团队所需要的各个领域的优秀人才。目前团队汇集了主要来自MIT和哈佛,包括计算机、脑科学、生物工程、临床医学以及人机交互设计等各个领域的精英学子,大家都带着同样的愿景和巨大的热情投身于BIAI项目。

对于我们的技术,理论上已经证明完全有效,但是什么时候可以市场化,取决于我们接下来要付出的精力和时间。具体来讲,就是我们的数据量、算法和团队的完善程度。现在全球有4-5家公司也在做这方面的研究,但是都还没有走到FDA认证以及市场化这一步。我们不能等人家成功以后再去做,我们不仅在波士顿有团队,在中国也有,而且以后的重心将会逐渐转移到中国。除了在中国国内可以采集更多的数据外,国内很多医院都和我们有合作意向,希望把我们的方法加入到他们的治疗方案中。这也是我们团队具有中国背景的优势。

目前我个人的科研道路和创业征途都走在一条全新的大路上,一手抓科研,另一手抓创业,对我来说也是人生难得的一个大挑战。我相信正在走一条螺旋上升并且充满着趣味和挑战的路线。抑郁症,没法在一天之内彻底消灭掉,对抑郁症机理及治疗的探索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我们BIAI(必爱)已经走在前进的大道上,而且会一往无前。我们将结合最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和最前沿的脑科学知识,探索预防和治疗抑郁症的全新方法。我们的使命就是关注人类的脑健康问题,希望每个人都有一个健康和聪明的大脑。

 

来源:PhD联盟

汕头大学 | 汕头大学教育基金会 | 校友龙卡 | 网站管理 | 数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