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文学院师生女性文学/文化研究,催生相关研究成果,文学院妇女研究中心面向文学院师生设立研究专项,特邀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妇女/性别研究培训基地常务副主任林丹娅教授在10月17日下午莅临我校,进行以“性别与文学/文化”为题的讲座。此次讲座由中心主任方炼教授主持,文学院李杰副院长致辞。
林娅教授从何为女性文学、为什么要研究女性文学、女性文学批评/性别研究的方法有何妙处三方面着手,引用中外先哲对性别文化的不同解读,形象生动地解释了社会构建的性别文化是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一生,而置身其中的我们又该如何抽身其外并以性别角度来解读。
通过分析性别形象的历史演变、女神神话演变、男神神化内核以及传统性别形象塑造,林教授解读了古今中外最为经典性文本,并以“鲧腹生禹”、“廪君建都”、“女娲形象演变”、“太极图”文化定义的改变等极具代表性的例子,充分阐释性别与文学文化的高度关联性,引导听众通过解读经典的方法构建系统的性别形象演变认知。
讲座深刻揭示了从传统到现代、从想象到构建、从语境到现实、从意识到生活,文学文化的性政治如何被建构,反之又如何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文化与心智的构建与发展,从中显示出论者对性别与文学文化研究意义和价值的独特认识,研究方法与途径的特具实践。
林教授用生动的言语将看似深奥的性别研究与点滴文化现象相联系,正如她所说,我们处于特定的文化意识形态之中,既无时不刻被文化,同时也参与了文化。哪怕就是被动的接受者与承载者,我们也因此而成为加固既定文化的一份子。但如果我们不仅仅是文化的被动接受者与承载者,我们就有可能介入文化的再造活动之中。
本次讲座内容丰富且实践性强,林教授引用大量文学经典,信手拈来、深入浅出的讲授方式使学院师生深受启迪,受益匪浅,对提升大家的文学文化研究能力以及科研论文写作水平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文 文学院妇女研究中心 图 17法外 邓颖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