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友会简介
校友动态
校友风采
母校近况
校友账号
校友会刊物
校友捐赠
常用下载
汕大学子美国硅谷报道团分享会感动多位外校教师
Mon Mar 27 08:55:59 CST 2017

 

3月18日晚,“近距离看硅谷”分享会在汕头大学图书馆演讲厅举行。 8名来自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生和教师樊林君分享在美国加州硅谷12天的见闻和心得,现场座无虚席。

 

其中有二十余位来自全国高校的新闻传播院系教师,他们深受汕大师生的精神感动。“你们昨晚的分享太精彩,太感人,我听着听着都流泪了。你们是在很用心地做这件事。”上海大学教师陶建杰给汕大同仁写道。

 

“现场观摩汕大硅谷报道实习分享会,同学们的'求真之旅'很专业,跨文化报道的反思也很深入,师生合作的团队精神和激情令人印象深刻。”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如此点评。
   

 

 1月12日至23日,汕大10名师生在美国旧金山湾区,开展了为期12天的考察与报道。访问了Intel、谷歌等硅谷高科技公司和创业团队、访谈了斯坦福大学和伯克利大学师生等美国20余位各界人士,聆听他们对创新领域的前沿思考;也有幸访谈了张学良将军之孙张居信先生、美国广播电视台首位华裔女主播Kristen Sze,感受他们对文化之“根”的追寻与祝愿。

 

分享主题一:科技创新源于心态应为社会造福

 

报道团此行采访了美国大型的综合资源回收公司之一Recology。“发现所有资源的最佳利用,打造一个没有废物的世界”是公司的愿景。令他们意外的是,由塑料瓶、易拉罐、垃圾袋等废弃物堆积而成的垃圾山高约三米,却没有刺鼻异味。海鸥取代了苍蝇,地面摆脱了污水,这是固体废物和厨余垃圾分开投放的结果。

 

除了回收利用,混合堆肥也是Recology处理垃圾的方式之一,利用微生物将食物残渣变成肥沃的养料。“我们不能只从土里获取,我们也要让养分回归大地。”项目经理罗伯特一句简单的话阐明了垃圾堆肥的本质。堆肥后的土壤里吸引了肥大的虫子安家,这正说明了土壤的肥沃。

 

报道团成员张殷儿和谭玮分享了9岁印度裔小女孩Samaira Mehta的故事。 6岁时她受父亲启发,发明了一种融入编程理念的桌游,叫Coder Bunny,可以让小朋友边玩边学习编程。

 

她的爸爸是一名工程师,他对游戏编程和生活有自己的想法:“当我们走到死胡同,我们要懂得怎么去排错。我们处理问题以及改正错误。生活就像游戏那么简单而有趣。游戏里没有输家。所有人都是赢家,第一位赢家,第二位赢家……一些人到达目的地快点,一些慢点,但是最终我们都会到达那里。”

 

除了喜欢编程,Samaira还热衷于公益,成立了公益组织 Code U Girls,开工作坊教社区女孩学习编程。小Samaira的T恤上印着“girls can do anything”,她的偶像是前美国第一夫人Michael Obama,希望能成为像她一样有影响力的人。

 

分享会主题二:如何应对媒体生态巨变

 

我们为什么要选择新闻学院?新闻专业的价值何在?报道团成员孟眉以采访旧金山州立大学新闻学院的经历回答了这一问题。美国的新闻学教育注重培养社会责任感,希望学生成为社会的“瞭望者”,走出校园后引领新闻领域的发展,而不是被动地适应媒体的变化。

 

曾获普利策新闻奖的摄影教授Kim Komenich告诉他们,对于一个摄影师最重要的三样东西就是:light、moment、gesture,即光、时机、动作。这点对于新闻工作者也同样适用。媒体领域的工作者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算作社会文化的传播者,我们在用文字、照片、影片的方式向社会“讲故事”。当然,讲故事每个人都会,但未必每个人都能把故事讲好,选择新闻学院便是学习更进一层的“讲故事”方法。

 

成员雒琪珊则讲述了美国广播电视公司(ABC)第一位华裔女主播Kristen Sze的职业成长故事。Kristen出生在台湾,8岁时举家迁到美国加州。从刚到时一句英文都不会说,到高中时加入学校校报,她用心与各行各业的人交流,英语水平慢慢提升,更因此爱上了新闻行业。
   

 

 Kristen至今工作将近20年了,谈及怎样应对媒体生态巨变时,她表示,首先要进入社交媒体。她经常在社交媒体互动,在录制间隙会拿起手机看观众的反馈,看到新闻线索,也立马念出来跟同事们探讨。

 

有趣的是,在这样一种快节奏抢热点的潮流中,Kristen一直坚持自己写部分稿件。从自己手上出来的东西,她可以百分百地信任,播的时候才会更得心应手。不是自己写的部分,她也会反复核实。现在很多人讨论新旧媒体的比拼,她却让我们看到,这两者不是完全割裂的。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代表一种专业、严谨的新闻态度,新媒体可能更偏向于及时、互动和创新,Kristen用两种标准要求自己。

 

分享主题三:寻根与中美文化汇流

 

报道团成员梁耀祥和叶文婷探访了华裔在中美文化交汇中的自我定义。华裔纪录片导演Felicia Lowe的寻根之旅令人感动。Felicia在华人街长大,但从来没觉得自己是中国人,因为中国对他来说太遥远;他也不认为自己是美国人,因为美国人都是白人,和自己有明显的不同。他们这一代是“竹升仔”(竹升意为竹竿),身处中美两种文化的夹缝。直到1979年他回到中国,在家乡看到自己的照片,很受震动。他意识到自己的根是在地球的另一边,不再是竹升,于是开始从事保育挖掘华裔文化。

 

苹果公司spotlight产品经理Ivan Lee今年29岁,他认为自己“是60%的中国人,40%的美国人”。他没有在中国生活过,Facebook的昵称却是中文,这种对中国的归属感是受到奶奶的影响。Ivan寒暑假都会去印尼找奶奶,热爱中华文化的奶奶教会他中国的历史、拼音和传统美德,所以他觉得印尼只是生活的地方,不是“家”。Lvan表示愿意让孩子回中国,学习中文,选择文化就像选择两盘菜,选择自己爱吃的一盘。对于身份认同,不应该用“你是哪国人”这种问题来简单定义,血缘只是人的一部分,调和好矛盾,才能舒适自在地和自己相处。

 

正如樊林君老师所说,文化之间并不是那么泾渭分明,而是相互融汇,相互借鉴。文化的情谊可以超越国界。

 

分享会的尾声,报道团成员合唱《大学问》。在互动环节,认真聆听的观众踊跃举手提问,樊老师一一解答。

 

这场分享会在网易客户端上进行同步直播,远程观众累积有1万7千余人。

 

“这是一次求真之旅,成长之行”,报道团成员这样总结此次美国之行,他们在此行学会追随自己的内心,勇敢做自己。
          

文 林英涵 李文茜 蒲锦绚 摄影 Farland Chang    责编 吴斌

 


 

 

 

 

 

 

 

 

汕头大学 | 汕头大学教育基金会 | 校友龙卡 | 网站管理 | 数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