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下午3时,“汉语新文学的传统及其世界意义——《华文文学》名家论坛”在汕头大学科学报告厅201会议室举行,澳门大学特聘教授朱寿桐先生及旅美作家陈瑞琳女士受邀出席,担任对谈嘉宾。
论坛在一片轻松幽默的气氛中进行。朱教授首先指出自2002年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者面临着一个文学研究范围的困惑,即台港澳文学及海外华文文学是否应当纳入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范围中去。如果纳入,那么原本“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这一学科势必造成学术上的分割。对于新时期的海外华文文学,钱理群先生命名为“现代汉语文学”,虽从语言角度框定了文学的范畴,但“现代汉语”本身作为一个学科名词,凝固力和辐射力太强,使得“文学”似乎成为了它的附庸。那么如何重新界定海外华文文学而不致引起歧义,就是如今现当代文学研究者们所要探讨的问题。
陈瑞琳女士认为,随着中国国力的发展,中国文化日益强盛,汉语文学的创作环境亦越发复杂,张翎、严歌苓等海外华文作家的崛起,使得华文文学无论是归属于台港澳文学还是附属于某个国家的亚裔文学都不再合适,况且以国别界定作家,单一而不准确,这时语言语系的重要性便凸显出来,“国际上,别人会说你是法语作家,但不会说你是法国作家。”那么“汉语新文学”这一提法,就是为这些拥有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生活经验的,身份“尴尬”的作者们提供一个共同的文化归属。
此外,陈瑞琳女士还特别提出了“汉语新文坛”的建设。“我们不仅要呼吁建立‘汉语新文学’学科,还要建立‘汉语新文坛’,华文文学势必要对世界文坛产生巨大的影响。”陈女士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概念是对当今日益恶劣的地球环境的补救,这也说明了汉语新文学探讨的话题是关乎人类命运的,是需要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
论坛还言及海外华文作家对汉语新文学的巨大贡献。“海外作家多数在大陆出生,当他们面对一个陌生的文化环境时,那种想回又回不去,既排斥新文化,但又希望能接受的矛盾与痛苦为汉语新文学提供了丰富的材料。”陈瑞琳女士认为,海外华文作家对汉语新文学最大的贡献在于他们带来了两种文化的体验。“这种无根之痛使得他们站在一个离散的地位审视中西文化,从而促成了中国经验与海外漂泊经验的结合。”例如刘再复在《双典批判》中对《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英雄人物的批判,实际上是站在一个人文主义的视角对中国文化进行重新审视和筛选,这是汉语新文学的一个新方向,也是汉语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
在论坛的尾声,朱寿桐教授表示他对汉语写作的前景充满希望。“我们要建立对汉语写作的自信。”中国语言文字是世界鲜有的,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有差异的文字。可如今国内对汉语教育的轻视,使得多数人能用汉语流利表达却不擅长汉语写作,汉语的光芒被渐渐湮灭。“但是我们在很多中文译著上发现那些翻译语汇远比我们日常所用的精彩,而外语在表达我们的古典诗词时往往失去了韵味和美感,这说明汉语有着巨大的表达潜力,同时又有着它国语言无法承载的表现力。”
在提问环节,两位学者与在座师生热情互动,深入探讨了新移民文学与汉语文学发展的各种可能性。论坛结束后,学生们意犹未尽,簇拥着两位学者,一边交流一边缓缓离场。
文 中文系研究生 陈麒如
图 叶楠楠
责编 吴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