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至26日,第五届全国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教育研讨会在汕头大学举办。来自全国60多所高校110多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探讨推进批判性思维课程的建设,发挥批判性思维教育在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汕头大学副校长林丹明主持开幕式,执行校长顾佩华和广东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郑文先后致辞,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刘玉教授宣读贺信。
开幕式结束后,汕头大学顾佩华教授在会上做《汕大整合思维模式:概念与实现》的主题发言,华中科技大学客座教授董毓博士作《批判性思维教育在创新机制改革中的地位》的主题发言,大连理工大学创新实验学院院长冯林教授作《创造力开发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主题发言,清华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副主任曹莉教授作《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教育:清华大学的理解与实践》的主题发言。
短短两天的时间内,与会代表通过大会发言、分组报告和现场观摩汕大整合思维课程小班教学示范等环节,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示对批判性思维教育的探索,并进行自我批判和反思,研讨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方法和实施路径。
近年来,国内很多高校正积极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汕大率先将批判性思维教育作为全校必修课,目前已形成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和教学特色——整合思维教育,培养学生学习和思维能力,促进他们在解决问题、决策、创新以及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中运用这些技能,推动本科教育改革。与会代表们对汕大的整合思维课程也给予充分肯定,广东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郑文在开幕致辞中表示,结合当前广东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汕大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学习和推广。华中科技大学客座教授董毓博士认为将批判性思维作为全校本科生的必修课,只有汕大一个,批判性思维教育需要国家战略的重视和全国一盘棋的部署。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谷振诣教授表示汕大能将批判性思维作为全校必修课,与校级领导的重视分不开,启用年轻的教师教学效果也很好。会议期间与会代表们观摩了汕大的整合思维小班教学环节,观摩课给代表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肯定这一模式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课程中,有效锻炼了学生的问题分析思考、语言组织表达、团队协作等能力。
文图/叶楠楠
责编/曾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