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友会简介
校友动态
校友风采
母校近况
校友账号
校友会刊物
校友捐赠
常用下载
汕头大学校友简讯2012年第14期
Wed Jun 13 17:19:10 CST 2012

母校新闻STU news

  • 卡尔加里大学校长Elizabeth Canno博士来校访问
  • 第六届“东西方联盟”年会在汕大召开
  • 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建院十周年庆典暨第二届眼科国际学术研讨会隆重举行
  • 第一届李嘉诚基金会眼科研究生论坛在汕头国际眼科中心隆重举行
  • 改变:找寻生命中的“奶酪”——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莅校作精彩演讲
  • 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巴里·马歇尔教授来校访问并受聘为汕头大学名誉教授
  • 李嘉诚基金会澄清关于汕头第一城发展的失实报道
  • 董毓博士为我校师生开设批判性思维专题讲座

校友动态Alumni news

  • 汕头大学校友王丹旭和易经学者张宝忠指导职业规划

母校新闻STU news

卡尔加里大学校长Elizabeth Canno博士来校访问

5月26日至28日,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校长Elizabeth Canno博士来校访问,并签署了“汕头大学-卡尔加里大学合作协议”。

26日下午,两校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学术交流中心3号会议室举行。在签署协议前,李嘉诚基金会周凯旋董事会见了Elizabeth Canno校长。随后,顾佩华执行校长向客人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未来发展目标和近年来我校开展的重要改革及成效。Elizabeth Canno校长对汕头大学近10年来所取得的改革成绩表示高度赞赏。卡尔加里大学工学院(Schulich School of Engineering)机械制造工程系主任Ro Hugo、工学院副院长Robert Brennan、汕头大学副校长林丹明、工学院院长陈严、文学院院长Terry Bodenhorn、理学院院长娄增建、英语语言中心主任Do Snow、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东升、教务处处长陆小华、学生处处长喻洪、科研处处长胡忠、人事处副处长吴萍、图书馆馆长杨明华、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廖学全以及工学院教师代表出席了签字仪式。

根据新协议,两校于2007年签订的合作协议将延长至2017年,协议内容包括学术交流与合作、学生交换及资源共享等。

26日晚上,Elizabeth Canno校长在新图书馆报告厅为我校师生作题为“Building an Innovative University of the 21st Century: The University of Calgary Experience”的演讲。演讲中,Elizabeth Canno校长向师生介绍了卡尔加里大学的最新发展蓝图。她表示,卡尔加里大学和汕头大学一样都是年轻的学校,两校在学校发展、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上都有很多相同之处。在今后的合作中,除现有的CDIO交流项目外,两校还可在其他专业、学科领域进行合作。

顾佩华执行校长主持了演讲,卡尔加里大学和汕头大学2012年CDIO交流项目的全体师生参加了本场演讲。

26日下午,Elizabeth Canno校长在顾佩华执行校长的陪同下来到工学院实验室,看望正在那里从事项目研究的卡尔加里大学和我校同学,并听取了他们对在研项目的汇报。27日上午,Elizabeth Canno校长前往医学院,罗敏洁顾问热情详细地向客人介绍了医学院及李嘉诚基金会在中国大陆开展的公益项目的最新情况和未来发展目标。

Elizabeth Canno博士是卡尔加里大学第八任校长,她还是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皇家学院院士和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她在全球定位系统领域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是加拿大最有影响力的百名女性之一。

卡尔加里大学成立于1966年,是加拿大排名前八位的研究型大学之一。自2008年起,该校与汕头大学开展了“全球领袖与创新学习”及“CDIO交流项目”等合作项目,每年选送一批优秀学生到汕头大学与我校学生同班学习,并派出优秀教师到我校授课。这些项目的开展已显现成效,在师生中得到好评。

文/国际交流合作中心
摄影/叶楠楠 10新闻武祖衡
责任编辑/曾建平

第六届“东西方联盟”年会在汕大召开

由汕头大学医学院主办的、以“医学教育改革的趋势和举措”为主题的第六届“东西方联盟”( East-West Alliance,EWA)年会,于5月26日至27日在汕头大学新图书馆召开,取得圆满成功。

李嘉诚基金会董事周凯旋小姐、国家教育部高斌处长、广东省教育厅郑文处长和国家医学考试中心负责领导等专程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汕头大学执行校长顾佩华出席开幕式,汕大医学院院长顾江主持开幕式。参加会议的院校包括牛津大学(英国)、剑桥大学(英国)、斯坦福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阿尔伯塔大学(加拿大)、明尼托巴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圣米高医院(加拿大)、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汕头大学EWA各成员单位,以及非成员单位的国内外名校的校长、医学院院长、资深专家近150人,前来参加香港中文大学?汕头大学联合国际眼科中心10周年庆典的50多名知名专家、嘉宾也出席开幕式。

年会开幕式上,李嘉诚基金会董事周凯旋小姐致辞欢迎并代表李嘉诚先生欢迎大家再次访问汕头大学,同时表达了李先生和基金会对汕头大学和对大力发展中国医学教育的殷切期望。教育部高斌处长发表讲话热烈欢迎出席本届年会的各位领导、科学家、专家,他提到,参加第六届东西方联盟年会,为的都是一个共同的理念:办好高等医学教育,捍卫人类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开幕式后举行了学术报告会,汕大医学院院长助理边军辉教授和其他嘉宾分别轮流主持了报告会。为期二天的年会,围绕“医学教育改革的趋势和举措”为主题进行高水平讨论,来自联盟的国内外科学家们分别就:医学教育创新,学习社区与教育者4-CARE;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护理教育改革;充分利用东西方联盟平台,打造一流教育水平;完美运作,提供优质医疗服务;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临床医学教育改革,等等做大会报告,大会安排了在医学教育中融入“提高护理质量”的理念、转化医学、临床技能培训与考核、住院医师培训与考核等四个专题演讲与讨论,让更多的专家与参会人员直接面对面研讨。此外,本届年会还特地组织各著名医学院校与汕大医学院各附属医院开展合作讨论,对口举行工作坊活动,包括:儿科工作坊(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斯坦福大学);儿科论坛(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加拿大圣米高医院、 斯坦福大学);微创外科技术交流会(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阿尔伯塔大学);肿瘤工作坊(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格罗宁根大学、 科罗拉多大学)。

27日下午,“东西方联盟”召开内部会议,讨论联盟的现状与发展,由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院长李心平教授主持。第七届“东西方联盟”( East-West Alliance,EWA)年会(2013年)仍将在汕头大学召开。

(医学院)

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建院十周年庆典暨第二届眼科国际学术研讨会隆重举行

5月26日上午,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建院十周年庆典暨第二届眼科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仪式在汕头大学科学报告厅隆重举行。李嘉诚基金会董事周凯旋小姐、汕头市委副书记孙光辉先生、副市长林依民先生,汕头大学执行校长顾佩华教授,副校长林丹明教授、乌兰哈斯教授,汕头市卫生局局长陈俊凯先生,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院长霍泰辉教授,汕头大学医学院院长顾江教授,李嘉诚汕头大学发展基金会执行董事罗慧芳小姐,李嘉诚汕头大学发展基金会执行董事冯兆麟博士,李嘉诚基金会汕头大学医学院顾问罗敏洁博士,ARVO前主席Paul Kaufman教授,APAO总秘书长林顺潮教授,多伦多大学Neeru Gupta教授,日本大阪大学医学研究院Shizuka Koh教授,台湾荣民总医院王安国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黎月荃主任、谭智勇教授、陈超扬教授,香港眼科医院袁国礼医生,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凌健华博士,广东省医学会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刘奕志教授以及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香港、台湾等国家地区的国内外嘉宾300多人出席活动。

开幕仪式上首先播放了《十年发展,感恩回眸》纪录短片,让出席者共同见证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周凯旋小姐、孙光辉先生、顾佩华教授、顾江教授、彭智培教授等领导嘉宾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领导嘉宾们对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十年来以“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强我精,以有余补不足,回馈感恩”的发展理念表示高度肯定,认为眼科中心十年来的特色发展之路,成为香港和大陆合作的以高起点、高速度发展的典型案例。

仁心写大爱,妙手铸辉煌。这是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十年高速发展的真实写照。成立于2002年6月28日的汕头国际眼科中心,是香港著名爱国人士李嘉诚先生捐资兴建一所非营利性三级眼科医院,是广东省卫生厅直属医疗卫生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五临床学院、汕头大学医学院循证医学眼科研究中心。十年来,汕头国际眼科中心站在高起点上,实现跨越式发展,目前拥有一流医疗技术和设备,已跻身国内领先行列,接轨国际先进水平。

十年发展,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声名远扬,在医疗、教学、科研和防盲扶贫等领域无不取得累累硕果。中心顺利通过国家“211”工程验收,先后被批准为眼科硕士生授予点、眼科学博士生授予点,成为国家临床药物试验基地、国际眼科学会ICO眼科医师中国考试点之一、广东省白内障区域性防治培训基地、广东省专科医师培训基地、美国白内障与屈光手术协会(张万洲)白内障手术培训中心,入选卫生部“远程会诊系统试点”单位。同时,中心也是卫生部中华“健康快车”复明项目汕头办公室、“健康快车”显微手术培训中心总部及基地、李嘉诚基金会扶贫项目“关心是潮流”项目办公室及项目执行单位、中国扶贫扫盲大行动“亮睛工程”汕头办公室及项目执行单位。十年来,中心门诊量累积超过一百万人次,共约为七万名眼疾患者带来光明。

作为十周年庆典活动的一部分,“第二届眼科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汕头国际眼科中心二楼演播厅隆重举行。Paul Kaufman教授、林顺潮教授、Neeru Gupta教授、Shizuka Koh教授、王安国教授、黎月荃主任、谭智勇教授、陈超扬教授、袁国礼医生、凌健华博士、黎晓新教授、刘奕志教授、张忠志教授、吕帆教授、王树东教授、许迅教授、何守志教授、褚仁远教授等嘉宾在研讨会上作了精彩演讲。一场眼科国际学术盛宴让整个庆典活动精彩纷呈。

图文/国际眼科中心
责任编辑/曾建平

第一届李嘉诚基金会眼科研究生论坛在汕头国际眼科中心隆重举行

5月28日,为期一天的第一届李嘉诚基金会眼科研究生论坛(Li Ka Sheng Foundatio Ophthalmology Graduate Student Forum, LOGSF)在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举行。多伦多大学Neeru Gupta教授,中华眼科学会前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名医院眼科中心主任黎晓新教授,李嘉诚基金会汕头大学医学院顾问罗敏洁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陈超扬教授,中华眼科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温州眼视光医院眼视光医院科研部主任周翔天教授,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学院干细胞与视网膜再生实验室主任金子兵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眼科黄厚斌教授,香港中文大学眼科学与视觉科学主任、汕头国际眼科中心院长彭智培教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常务副院长张铭志教授和香港中文大学眼科及视觉科学系梁远波教授等作为嘉宾和评委出席此次论坛。

来自香港中文大学、中山大学,温州医学院、暨南大学、兰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汕头大学等地的8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参会,其中32名学生在论坛上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学术心得和演讲风采,与国内外知名专家以及同学们进行了热烈的互动。黎晓新教授作了关于科研设计与论文撰写的专题报告并分享了参与研究和国际交流的经验。

同学们的精彩演讲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肯定。此次论坛采用全体参与者共同打分的方式共评出“TOP TEN最佳演讲” 10 名(Top 10 Best Paper Presentatios)分别是刘姝、杨明明、叶聪同学(香港中文大学的眼科学与视觉科学系),严茜茜同学(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陈志祺同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林世斌、邱靖森同学(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吴恩德、袁一民同学(温州眼视光医院)和谭美华同学(深圳眼科医院)。另外在论坛中积极提问的10名同学评为“最佳提问奖”。罗敏洁博士代表基金会为获奖学生颁发了证书和奖品。

本次论坛是国内首次由内地和香港学生共同参与的全英文研究生论坛,今后将每年举行一次,李嘉诚基金会将一直支持这个项目的开展。本次论坛旨在培养研究生的英文表达、科研设计、研究能力等。希望这次活动能为研究生提供一个互相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为促进眼科学术交流,推动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作出积极贡献。

(眼科中心)

改变:找寻生命中的“奶酪”——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莅校作精彩演讲

“我是一个很喜欢和人打交道的人。”2009年,在首次“全人生命教育”公开讲座上,他用“医病VS医人”向现场的师生展现一个医者的“人观”。2012年,应李嘉诚基金会的邀请,他再次携着对“大学的灵魂是什么?这个时代赋予教育的使命是什么”的探索,莅校访问并作精彩演讲。

他,便是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沈祖尧教授。身为一名医生、科学家,他在专业领域钻研精深,著作丰硕,贡献卓越。而身为一位教授、校长,他为人师表、身先士卒,以自己在社会公益领域中踏实严谨的工作,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引领启迪青年。

“寻找你生命所需”

“人生犹如迷宫,我们快要开始启程去寻找各自的‘奶酪’。你是否已规划好你的‘奶酪旅程’?你是否已思想过你的旅程使命?”5月30日晚,大礼堂座无虚席。沈祖尧教授以生动有趣的“奶酪”故事,向汕大师生传递时代付予个人的使命——“改变”!

“在生命中,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着变化,如果你不去改变,你永远等不到你的‘奶酪’,最后,你只能饿死。”沈祖尧教授首先通过《谁动了我的奶酪?》中Sniff、Scurry、Hem和Haw面对环境改变时的不同选择和遭遇,表述一个朴素但深刻的哲理:“环境的改变是常常发生的,你越早去改变,你就越早得到新的‘奶酪’。”同时,他例举柯达公司的破产和Iphoe的成功等从正反两面论述了全球化环境中“改变”的重要性。紧接着,他又用《我动了你的奶酪》中Zed和Max的故事更深层地地探讨了“如何改变”的问题。“问题不在于我们被困在迷宫中,而是这迷宫根本就在我们心中”,他鼓励师生们要敢于打破根深蒂固的思维束缚,并明确自己内心所需。最后,他用三句话寄语和启发大家:作为教师,让你的学生至少要成为意识到环境的改变并积极去改变的Sniff和Scurry;希望我们的老师能成为引领学生走出困境、发现自身目标的Max;要鼓励我们的年轻人成为勇于追寻自我、追寻幸福所在的Zed。”

沈祖尧教授精彩的演讲给予现场师生很大的启发,在随后的互动环节,不少师生向沈祖尧教授提出在“生命的谜思”——如何面对变化匆匆的世界、如何面对失败、如何走出成长的迷宫……沈祖尧教授鼓励学生们多出去走走,看看这个世界,积极参与到世界的变化中,“不必理会你找到的是‘奶酪’还是‘蛋糕’,最重要的是跟随自己的内心,发现你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执行校长顾佩华主持了演讲会并作了致辞。在总结时,他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思考,与现场师生们分享了其对“探寻什么是幸福”、对困惑和磨难、对生命的单纯和丰富的体会,并鼓励在场的青年学子多读经典、多思考。

李嘉诚汕头大学发展基金会执行董事罗慧芳博士,汕头大学校党委书记宋垚臻,副校长李丹、林丹明等出席了讲座。

“汕头大学是一所很创新的大学!”

“我们应该想想,这个世界需要的是什么?我希望大学不要变成‘麦当劳’。”作为香港中文大学的校长,沈祖尧教授不断思考着怎样培养好学生。本次莅校,他分别与校领导、各部门管理人员以及学生工作系统人员就有关教育、行政改革和辅导员的工作成果及能力提升计划等内容举行座谈。他用“战略伙伴”形容香港中文大学和汕大的关系,并希望两校能有更进一步的合作。

5月30日下午,沈祖尧教授与校领导、各部门管理人员在学术交流中心3号会议室举行座谈会。座谈会由校党委书记宋垚臻主持,执行校长顾佩华在会上汇报了学校教育与行政改革的最新成果和未来发展规划。沈祖尧教授称赞“汕头大学是一所很创新的大学”,并对学校CDIO工程教育改革十分感兴趣。同时,他也对年轻一代的培养,尤其是“价值观”的教育提出自己的忧思,并希望两校今后在学生培养方面能有更多、更深入、形式更创新的合作。

5月31日上午,沈祖尧教授与学生工作系统人员在学术交流中心3号会议室举行座谈会。座谈会由校长徐小虎主持,副校长李丹向沈祖尧教授介绍了学校学生培养及辅导员工作情况介绍。“培养,不仅仅在课堂。”沈祖尧教授充分肯定了学校学生培养工作的丰富内容和深刻内涵,他也提出了在香港学生培养工作面对的问题,并呼吁要预防问题的发生、要动员学校每一位老师去承担责任、去帮助需要帮助的学生。

文字 叶楠楠
图片 刘立坚 叶楠楠
责任编辑/曾建平

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巴里·马歇尔教授来校访问并受聘为汕头大学名誉教授

5月30日至6月1日,2005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巴里·马歇尔教授(Barry J. Marshall)经校友郑铭豪教授(西澳大学医学院副院长)介绍,并得到李嘉诚基金会的资助前来汕头大学访问,为我校师生和汕头市医疗系统专业人员在学校大礼堂做了专题演讲。演讲前,汕大执行校长顾佩华教授代表学校向巴里·马歇尔教授颁发了汕头大学医学院名誉教授证书,李嘉诚基金会罗敏洁顾问向巴里·马歇尔教授赠送了纪念品。仪式由医学院院长助理边军辉教授主持,汕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赵红出席了仪式。

在题为“Man versus Helicobacter”的演讲中,马歇尔教授介绍了他与罗宾·沃伦教授发现、证实幽门螺杆菌的经历,并指出,幽门螺杆菌和人类的共同进化至少可以追溯到人类刚走出非洲时近六万年前;幽门螺杆菌在与人类的长期共存中,其基因组也经历了长时间的进化选择,导致了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致病存在人种、地域、环境卫生、营养等显著差异性;因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主要是通过被其污染的食物或水传播,所以要预防其感染,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尤为重要;由于经济、医疗、环境等因素的改善,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会逐渐下降。

马歇尔教授的演讲精彩生动,风趣幽默。他与沃伦教授发现胃溃疡致病的真正病因,不仅具有传奇色彩,更体现了他们追求真理、献身科学的精神。马歇尔教授用历史学家丹尼尔场·鲍斯坦的名言“阻碍人们获得知识的最大敌人,并非是对未知世界的一无所知,而是对事物的错误认知”证明他们这一发现的艰辛历程,激励青年学生及科研人员要敢于“卧薪尝胆”,持之以恒,才会苦尽甘来。演讲会后,巴里马歇尔教授接受了羊城晚报、南方日报、汕头电视台、汕头都市报等多家媒体的采访。

31日下午,顾佩华教授与马歇尔教授在学术交流中心3号会议室进行了会谈。顾佩华教授向客人介绍了学校基本情况、未来发展目标和近年来我校开展的重要改革及成效。马歇尔教授对汕头大学近10年来所取得的改革成绩表示高度赞赏,并与大家就高校运行管理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罗敏洁顾问、汕头大学副校长林丹明、校长助理黄东阳、法学院院长Michael Palmer、理学院院长娄增建、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东升、英语语言中心主任Do Snow、医学院院长助理边军辉、教务处处长陆小华、图书馆馆长杨明华、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廖学全等参加了会谈。

巴里·马歇尔教授是西澳大利亚大学临床医学教授。马歇尔教授长期从事胃溃疡的发病机理、临床诊断、治疗及分子机理等领域的研究。由于马歇尔教授在这些领域的突出贡献,2005年他与罗宾·沃伦教授共同分享了诺贝尔医学奖。巴里·马歇尔教授是继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詹姆斯·莫里斯之后第五位受聘为汕头大学名誉教授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的参与,有效地推动了汕头大学与国际顶尖学者和一流学府在教学、科研等领域广泛、深入和长期的合作,对学校国际化办学和先进本科教育改革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文/国际交流合作处
图/责任编辑/曾建平

李嘉诚基金会澄清关于汕头第一城发展的失实报道

(汕头,2012年6月1日)因应传媒查询,李嘉诚基金会今天郑重澄清,“时代周报”就“汕头第一城”项目的发展作出了严重失实报导,基金会已即时对“时代周报”发出法律函件,要求该报作出更正声明及保留采取法律追究权利。

关于汕头第一城:

(1)“汕头第一城”项目为1992年李嘉诚先生按汕头市政府的请求下进行投资,由汕头市政府委托的汕头市华侨房地产开发公司与李嘉诚汕头大学基金会有限公司合作成立的汕头第一城开发有限公司开发。基金会计划将有关本利全数拨归汕头大学作长期发展之用。

(2)按当年政府建议,“汕头第一城”项目由汕头市政府负责提供土地,李嘉诚汕头大学基金会负责投资及发展。汕头第一城开发有限公司的董事局由双方代表组成,日常营运有中方代表参与。

(3) 李嘉诚汕头大学基金会已按有关合同条款就该项目投入资金。

(4) “汕头第一城”项目正在分期进行中。李嘉诚汕头大学基金会至今并未就该项目提取任何利润。

(5) 汕头第一城开发有限公司每年实行独立核算,并按汕头市的相关法规提交税务局和工商局,不存在资金去向的疑问。

(6) “汕头第一城”项目中的幼儿园等设施正按照规划局最新的要求进行。

(7) 基金会从30年前开始一直知道在汕头兴办一所大学不是一条容易的路,但一直坚定不移发展汕头大学,推动教育改革,为国家、为省、为地方作出贡献。自1981年,基金会对汕头大学累计捐款超过42亿港元。计划未来数年内将达54亿港元。

李先生于1980 年创立基金会, 并视基金会为他的“第三个儿子”,将他三分之一的资产投入其中。

基金会一直致力推动意义深远的社会公益项目,焦点集中在:

1. 培育、建立“奉献文化”;

2. 支持教育改革新理念,以释放鼓励长远目光、促进社会能力、推动创意、开放思维、正面积极及可持续发展之教育改革项目的能量;

3. 资助前沿的医疗研究和服务。

迄今,李嘉诚基金会对公益事业的支持款额已逾128 亿港元,李先生亦推动旗下

企业集团捐资及参与社会公益项目,详情请参阅www.lksf.org

董毓博士为我校师生开设批判性思维专题讲座

(为了践行“先进本科教育”,推动对学生的整合思维能力培养,5月31日,学校邀请了加拿大董毓博士为我校师生开设批判性思维专题讲座。董毓博士阐述了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批判性思维的内涵以及如何成为一个批判性思维的学习者和教育者等问题。教务处处长陆小华教授主持讲座。

讲座中,董博士充分肯定了我校在开展批判性思维教学方面所做的努力,指出这在目前中国高校中可谓是开创先锋。他指出,中国学生在创造性方面与西方学生相比普遍较弱,部分学生存在一些能力的不足,如思考不自由、不严密,不自主、不客观,缺乏求真意识和反思精神,学习过程类似于盲从,不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等等。他认为,批判性思维的需要缘于以下五个原因,即:冲破盲从、独立思考、培养学术精神与传统、提高认知能力与增长知识、使决策和行动合理化。之后董博士还介绍了批判性思维的概念、原则,讲解了批判性思维的特征和能力,即要具备求真、公正、理性的态度,能具体思考、深入思考、广阔思考、具有反思性和建设性。最后,他阐述了如何成为一名批判性思维者和如何成为一名批判性思维教育者,以及如何利用教材开展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和学习等,使与会师生对批判性思维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讲座之后,董博士与师生就批判性思维的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在此次讲座之前,董毓博士已经为我校的教师和学生系统工作人员举办了批判性思维研习班,通过为期10天的学习,研习班的老师获益匪浅,对批判性思维有了更系统更深入的认识,为今后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批判性思维奠定了基础。

(教务处)

校友动态Alumni news

汕头大学校友王丹旭和易经学者张宝忠指导职业规划

6月6日晚,理学院职涯学坊系列活动之“校友经验分享”于ACC3号会议室举行。活动包括由主讲嘉宾王丹旭分享自身跨专业的创业之路,以及另一嘉宾张宝忠从周易谈职业规划。理学院党总支书记刘育洲,校友办主任林世宏出席本次讲座。

活动旨在通过校友王丹旭分享创业经验和体会,以及讲叙自身如何在创业中把握机会、面对挫折、把握人生方向,给予打算跨专业就业同学作参考指导。同时,活动邀请张宝忠先生从周易角度分析职业规划,使学生更快捷地为职涯发展作选择。

林主任首先对主讲嘉宾简要介绍,并致辞感谢他们百忙中参与本次讲座。王丹旭是汕头大学89级外语专业校友,毕业20多年从打工到创办汕头市安德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另一嘉宾张宝忠,对易学有一定研究,拥有工程师、经济师、国际商务师、高级咨询师等职称。林主任概括,王丹旭代表了“创业当老板”群体的一员,而张宝忠则代表了“职业经理人”群体的一员。

王丹旭:心若在 梦就在

讲座正式开始,王先生直奔主题,讲述自身从业20年的点点滴滴:“今天,我们不讲理论,只讲故事。”

刚毕业的王先生获得第一份工作是民航。工作几年,王先生坚持与人为善、尽心尽力,并逐步学会一些待人处事之道。1994年,王先生被评为当年度先进工作者,一些为旅客排忧解难的故事也被媒体报道。

之后,不安分的王先生放弃安稳的工作进入湛江富洋塑料有限公司做业务。“我深知,对于一个没有任何相关化工知识的人来说,必须从头做起及加倍努力。”于是,他放弃了舒适的办公室,主动要求到车间工作。“把姿态放低,能让自己装的更多。”这段经历使他基本掌握了整个生产流程的相关技术知识,并使他对员工的思想及诉求有了基本的认识。

可进入业务工作后,由于带领王先生的老员工考虑到个人利益,并主动教授王先生相关知识,这使他更珍惜每一次的出差机会,并从中了解到一些业务的基本门道。“我知道自己必须另辟销售途径。”王先生说道。随后,他主动向公司申请单独出差四川,很快他便接到了几个车皮的订单。此次出差成为他在职期间一个重要转折点,王先生的销售历程也慢慢步入正轨。

“在出现挫折时,总以淡然的态度去看待,并以‘攻城掠地不在于一城一池的得失’自嘲。”王先生的座右铭是:心若在,梦就在,心中有梦就有灵魂。当王先生说自己的座右铭时,现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在负责公司销售的过程中,王先生赢得了许多客户的尊重,同时也宛然拒绝了不少诱惑。“如果我做出损害公司利益的事,一是有负老板的信任,二是对自己人格的一种亵渎。”工作几年,王先生坚守原则,为客户提供优良的服务,因此也积累了很多客户资源。好景不长,在98年的金融危机当中,公司面临危机,老板铤而走险使企业王国走向灭亡。

“由于他,我的人生从此改写,他从辉煌到陨落的过程警示我在工作中始终不满足于现状,保持一种如履薄冰的状态。”王先生回忆,指出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但不可复制,而失败的教训大致相同。“风雨人生路,走好每一步。”这是他给予学生的第一条信条。

同时,王先生再次面临抉择。

“重新找一份工作并不难,但自己人生的价值是否就是为了找一份好的工作?”王先生回忆。无意间,一个大胆的念头浮现:创业。随后,王先生先后获得了两三位客户的支持;王先生的老实、诚信和能力打动供货商,供货商愿提供100万的账期额度。这样,他从此开始了人生的创业历程。

王先生的人生信条之一,是创造自己被利用的价值。“只有自身能不断发掘被人家利用的价值,你才有利用人家的资格,那么,你的人脉关系网才能保持一种平衡。”王先生用行动为他人创造价值,更为自己的创业埋下看不见的财富。

如今,企业已经又传统型向科技型转型,初步形成一个以销售为龙头、未来将形成华南、华东、西南三大区域生产基地、产品以功能性薄膜为核心,生产基地主业清晰、优势互补的新的布局。

王先生坚信,没有人的整个人生都是一帆风顺,时机不会等人,机会要靠自己去把握。积极面对人生的每一道砍,磨练自己的意志;享受孤独,剖析自己,练就豁达人生;每年给自己定一个更高的目标,享受更多的成就感所带来的喜悦;坚守道德底线,经得起诱惑,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

张宝忠:求职也要看老板 看徽标

讲座开始,张先生首先介绍周易的适用性,从中医、军事到科学研究,《易经》对此均有涉及。接着,张先生从易经角度,解释方正集团的徽标如何影响集团企业人员;而安德利公司的徽标上实,代表一个企业雄厚发展,下实也代表企业持续发展,易经概括为:“震为雷:吉卦,象征在震动和动荡中亨通畅达。”

接着,张先生总结汕大各界毕业校友的职业生涯,总结创业者职业生涯模型:跨专业创业,则有相关产品销售业务员的经历比较容易成功;专业相关领域内创业,要把专业知识积累得更加丰厚;毕业三年后再创业的比一毕业就创业的成功几率要高很多。

而职业经理人职业生涯模型小结如下:跨专业的职业经理人,要有一个转换角色的过渡,最好进行一次职业方向的改造,如教练技术、PTT职业培训师等;期间会经历多次的跳槽经历。如果有志从事专业领域内的职业经理人,要把专业知识积累得更加丰厚,成为本企业的权威,不宜多跳槽。工作前5年要看重付出多少,所有的付出都是在积累财富。

此外,张先生建议学生在求职期间,注意求职单位老板面相以及公司徽标。他认为,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老板事业宫、法令线以及从公司徽章结构,“预测”该公司的发展前景。

王先生的实战经验,以及张先生的易经建议,都给学生的职业规划提供一个重要参考。不少学生表示前者故事深刻,后者有趣,获益良多。互动环节,有同学提问在销售过程中最需要注意的地方,王先生回答:“态度最重要,学会做人才会做事。”张先生对王先生的脚踏实地给予很高的肯定。最后,全体师生合影留念。

文/09新闻 张惠媚
图/校友会办公室

制作单位:汕头大学校友会办公室
电话暨传真: 0754-82902180 邮编: 515063
邮箱: o_xyh@stu.edu.cn 网址: http://xyh.stu.edu.cn
地址: 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大学路243号汕头大学8号楼801-B
汕头大学 | 汕头大学教育基金会 | 校友龙卡 | 网站管理 | 数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