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系91级校友易鉴超
去珠海之前,来接我们一行人的校友中,他的亲切和幽默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相谈之下,他说:“我曾经作为通讯员,给校报投过稿,算是校报的老朋友了。”我连忙翻看了他的简历,上书:“在校广播站、校报、汕头日报、汕头特区晚报、青年报、电台等媒体发表了大量反映校园生活的文章,被中国青年报聘为特约通讯员。”他不敢称自己是记者,但是责任与思考,一路与之为伴。他,便是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91级校友易鉴超。
提到中文系,他津津有味地问起好几位老师的近况,对他们的授课风格更是如数家珍,“老师对我们要求都很严格,是严师,更是诤友。”在学期间,他不仅积累了扎实的专业基础,而且还热衷宣传工作,把专业知识学以致用。
“我认为,辞藻和表达都是其次的,最重要的是拥有自己的思考。思考对于一个记者来说十分重要,有自己的观点文章便有了灵魂。”积极写作之余,他还自学了拍摄。“我拿着相机在课余时这里拍拍,那里拍拍,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他笑谈因此还发现了一些平时没有留意的校园美景。“摄影最重要的不是器材,而是镜头后面的眼睛如何去发现。”提起这段经历,他表示当时曾经想着毕业后做一名记者,因此,“在学校,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很有激情地去做,不断地积累便会有成果。
只是,在毕业之后,另一段际遇在等待着他。1995年,易鉴超来到珠海市万山区担杆镇政府工作,并先后担任镇党委秘书、镇团委副书记,主持团委工作。期间,他积极打造了青少年教育基地。“我当时所处的是一个小渔村,村民们祖祖辈辈都以打渔为生。村子的教育条件十分落后,但是村里的大人都希望孩子们能受到好的教育,能有好的出路。”他戏称这是“一代人的工程”,“如果教育问题没有解决,小渔村便没有发展前景,随之将产生种种社会问题。”在教育基地中,他通过举行一些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和专长。通过实践,他得出了“青少年教育的关键在于能否找到其兴趣点进行引导进而培养其特长”的结论。
4年的工作让易鉴超收获许多。由于小渔村里的医疗设备十分落后,常常因为无法就医而延误病情,特别是遇到需要输血的状况,更是困难重重,于是他发起了创建“活血库”的倡议,组织居民献血,补充医疗条件。另外由于资金不足,在工作中如何动员社会力量给予支持是他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幸运的是,他争取到了很多朋友的资助。提起这些朋友,他充满了骄傲与感恩。问到对朋友的定义时,他认真地说:“在学校,我主要通过文字的交流,认识了许多朋友。在社会,朋友有不同的含义。透过彼此的交流,互相支持、互相认同,从而达成工作上的互利。”如今,易鉴超在珠海特区报社担任团委书记、办公室副主任,尽管不是记者,但他确确实实爱上了本职工作。面对如今严峻的就业形势,他鼓励毕业生们大胆地创业。“毕业的大学生该何去何从是青年工作的中心,我觉得青年代表非常活跃的思想”,所以,引导和鼓励当地大学生创业成了他目前的“责任”。诚如他给自己的工作定位那样:“创建和谐报业团队,繁荣企业文化。”“与‘青年’相关的工作是令人年轻的工作,一直从事这项工作我觉得很开心,很幸运。”
(记者 叶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