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校友会简介
校友动态
校友风采
母校近况
校友账号
校友会刊物
校友捐赠
常用下载
用心灵和镜头捕捉生活、记录历史
Sun Dec 12 13:38:00 CST 2004

  无论是装横精美的画册,还是日日“新面孔”的报纸,只要是报道汕头的摄影作品,总不难见到孙日绚的名字。无论是重大政务活动,还是市井街坊百姓,只要是有新闻的地方,总会见到他肩背沉重摄影包、手举相机,聚精会神按动快门的繁忙身影,这就是孙日绚——汕头日报摄影部主任,汕大89届中文系摄影艺术大专班毕业生。
  八十年代初期,刚刚调进汕头日报社任摄影记者的孙日绚还是个年轻小伙子。20年风华岁月,20年风雨历程.老一辈言传身教加上自身努力,使孙日绚成长为一个业务水平娴熟,创作成果颇丰的业务骨干。他用心灵、用眼睛、用脚板记录下汕头特区改革开放的真情实景,留下了一串串向前探索的坚实脚印,而沉甸甸的创作硕果也使他品尝到个中甘甜喜悦。 
  
  摄影记者经常在重大活动中扮演记录者的主要角色,而衡量一个记者的真功夫,是能打大仗,打硬仗。孙日绚孜孜以求,努力朝着这个目标奋斗。摄影的创作有其自身特性,它受天时、地利、人和因素的影响和限制较多,因此,每次为了完成硬任务,大任务,孙日绚总结出一套绝招:每次他总是先摸清底细,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从不打无准备之仗。1995年的12·28重大活动前夕,孙日绚每天背着挎包,顶烈日,冒严寒,一个工地接一个工地跑,为实施自己拟就的报道计划坚持深入采访。“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重点工程之一——海湾大桥如彩虹般屹立在烟波浩渺的海面,从此结束了过海坐船历史的汕头人为此激动不已。孙日绚本着摄影记者的事业心责任感,从多侧面入手,以工程进展为主线深入采访。爬上几十米高的塔吊,翻上桥侧的山岭,为的是选取最佳角度,深入工地跟踪采访,为的是抓拍建设者无私奉献的风采。他分别发表了《建桥工人的风采》、《建桥人的午餐》、《历史性瞬间》等较有影响的作品,一张《海湾大桥雄姿》,更是孙日绚与同事不畏艰难,连续作战,先后6次从不同角度拍摄得来的成果,《海湾大桥雄姿》在多家新闻单位刊用,并获得汕头新闻奖一等奖。
  善于抓取典型瞬间,使孙日绚在重大政务采访中独树一帜。江总书记来汕视察,作为汕头唯—一个摄影记者,孙日绚先后二次跟随采访。他除了拍摄江总书记检查指导我市各方面工作外,更多的是抓拍总书记与市民、工人、农民交谈的难忘镜头。在广澳深水港,拍下总书记与建设者在一起的精采瞬间;在桃园住宅区,拍下总书记亲切抱起小朋反的珍贵镜头,抓拍成功来源于日常积累和思考的积淀,总书记在群众中间的一系列新闻照片成为多家新闻单位争相选用的作品。1995年在汕头召开的世界华人物理学大会是科学家汇聚的盛会。丁肇中、杨振宁等 4位华人物理诺贝尔奖获得者莅汕作学术交流。孙日绚在采访中侧重跟踪拍摄物理学界四泰斗的风采,一个个科学家形神兼备的工作、生活镜头,成了各大新闻媒体的“抢手货”,这些作品先后在《南方日报》《汕头日报》《广东画报》《香港大公报》等新闻刊物登出,受到好评,其中有许多是其他参加会议报道记者所没有拍到的。
  有人说,摄影记者必须具备三只眼,孙日绚却认为,应该用四只眼来形容摄影记者。因为,摄影除了要发现新闻,拍好新闻,关键还要赋予作品以深刻内容,一幅摄影作品,惟有抓到了神才抓到其要领。
  为增强可读性,更好贴近群众,近几年来,汕头日报开辟了星期天彩色特刊,面对新的挑战,孙日绚带领部内同事,走街串巷,深入到工厂、农村,抓拍了扶贫、下岗再就业、潮剧进城、送戏下乡、希望工程等题材,既丰富了报纸版面,又为新闻摄影挖掘了更多题材富矿。一次,孙日绚到金砂公园,发现园外一侧有两个摆着“算命”字样的摊子,两个老先生席地而坐,却没人间津。只好靠聊天打发时光,而公园对面一侧的新华书店却门庭若市。孙日绚灵感突然迸发瞬间,按下快门,拍下的“算命”与读书的对比作品,鲜明反映出汕头人的精神风貌。
  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的东西,捕捉生活的闪光点,只有坚持深入生活,不断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才有源源不断的灵感火花,才有新作品不断问世。近年来,孙日绚发表于《汕头日报》并获得好评的作品有:反映汕头人精神风貌的《独特的广场文化景观》、《青年志愿者在行动》、《喜看新苗茁壮成长》,反映汕头百载商埠变化的《汕头老字号》、《各有奇招》;反映人民生活变化的《日出乐融融》、《苦瓜熟了的时候》、《冬衣夏服各呈风采》等。
  新闻摄影以新闻性、形象性和艺术性为主要特征。而历史文献价值使新闻摄影作品成为有别于其它新闻传媒的另一属性。在十多年的新闻摄影实践中,孙日绚特别注意新闻摄影这一特征,将所拍摄的相片有选择的进行分类保存。改革开放以来,汕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种变化用语言是难以表达的,只有图片最直观,也最有说服力。于是,在国庆前夕孙日绚分别推出近十组反映汕头十年巨变的对比相片,使读者一目了然,目睹汕头巨变。这组相片反响良好,其中《金砂路的建设进程》获汕头新闻三等奖。
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再将经验上升为理论思考,反过来又指导实践,使工作不断有新飞跃。孙日绚于去年撰写的新闻摄影论文《获取读者最大限度关注》获全国新闻论文二等奖。对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使孙日绚获得各级部门及读者的首肯,97年获汕头首届新闻工作者“十佳”称号。

(苏伟钿) 

汕头大学 | 汕头大学教育基金会 | 校友龙卡 | 网站管理 | 数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