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伟深的潮汕方言民俗著作,有如品尝一杯酽酽的潮汕工夫茶,香留齿颊,久而弥甘,余味无穷,书中散发的油墨香气便会连同绵绵的乡情一起涌上心头。伟深笔下描绘的都是我们身边熟悉的事物。诸如家乡的民俗风情、名物特产、山川胜迹、俚语俗谚、轶闻掌故等,都能使人们产生真挚的亲切感。
夫子说:“三十而立”。刚好而立之年的王伟深,如今正在方言学与文学的双轨道上纵横驰骋。他凭着对潮汕文化的爱好与追求、凭着深厚的知识功底、优秀的创作才能和严谨勤奋的治学精神,写下洋洋洒洒百余万字的方言、民俗、文史研究文章,很快便在群星璀璨的潮汕文坛上占据了一席之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王伟深的成功决非偶然。还在童年时代,作为农村孩子的他跟同龄人一样,每天放下书包,就必须扛起鹅杆,背上背篓,去放牧,去打草,去捡谷穗,去拾柴火,只是他往往比同伴们多带了一样东西——书。当鹅群安安静静在田埂上吃草的时候,他也安安静静地进入了书的世界。后来他在一篇文章里很生动地写了他当时读书的情状:“那
时候一个人住在由几块木板铺得不很密的阁楼上,在一张只有三条腿的椅子上学习。冬天时候,寒风从楼板往上钻,冷得直咬牙。又没有电灯,只有一盏煤油灯,摇摇曳曳,那时间向人家借《聊斋》看,看得直打哆嗦却爱不释手”(《书房》)。就这样如饥似渴地阅读,打下了扎实的文字基础。
“蓬峰一脉钟灵秀”,澄海这方水土历来很能出人才,尢其在方言研究方面更是代有辈出,陈凌千、黄际遇、黄家教、李新魁、林伦伦等相继涌现,珠辉璧映,有趣的是他们之中不少还是师承关系。使王伟深得以跨进方言民俗学艺术门槛的就是他与林伦伦教授的一段师生缘。1990年,王伟深毕业于汕头大学中文系,在汕大读书期间,这个很有文学潜质的学生得到了林教授的赏识,而林教授的学识和人品更是如磁石般吸引着他的学生。恩师的着意栽培使伟深如沐春晖朝露。此期间正是林教授方言学术研究的旺盛期,伟深当起了老师的得力助手,学业之余经常帮老师整理文稿、查阅资料,渐渐地他对潮汕乡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林教授的支持下,他开始了万言民俗领域的探索,并勇敢地向神圣的缪斯殿堂的大门迈进。至今,王伟深还常常谈起他的恩师林伦伦,总不忘记这位语言学家对他的指教和扶掖。作为一个严谨的治学专家,林伦伦对他的学生是十分严格的,而对王伟深,他则很少提要求,因为他知道这学生能严格要求自己。每当王伟深在钻研一个项目时,总是见缝插针、笔不离手。他善于利用三休时间,伏案于斗室中,埋头在书堆上,沉醉在那古老而又神秘的方言民俗世界里,乐而忘返。案牍劳形且劳神,他顾不得蚊虫叮咬,顾不得汗流浃背,忘记了寒冷酷热,忘记了饥饿困乏……为了辨明一音一义、弄清来历出处,通常要遍翻书籍查阅大量资料,不断搜补、辑佚,反复考证、鉴别、校勘。有时为了追本溯源寻根究底,还常常逛书店、泡图书馆,深入民间调查研究广搜博采。此其间流淌了多少汗水、熬过多少不眠之夜、饱尝多少苦涩辛酸滋味,连他自己也难以尽说。伟深的著作注重对历史的发掘,烛微洞幽,旁征博引,透射着深厚的功力。加之他文笔朴实流畅,往往浸淫典籍而能深入浅出,因而不同层次的读者都能接受。
天道酬勤,不辍笔耕的回报必然是丰厚的馈赠。1989年他在《汕头特区晚报》发表了第一篇方言研究文章后,又陆续撰写了几十篇民俗论文载诸报端,从此他的创作激情便如飞流奔泻,一发而不可收。王伟深的名字不断出现在《广东侨报》《岭南文史》《韩师学报》《汕头史志》《汕头日报》《汕头特区晚报》……
前后8年功夫,或著或编,或与人合作,王伟深的论著竟达7本,学术论文30来篇,共计100多万字。去年是他的创作丰收年,其著作《潮汕民俗趣谈》《潮汕妙语典故》《当代实用应用文大全》分别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广东人民出版社发行并获澄海市1997年度宣传文化奖,其论文《<世说新语>与潮汕口语》获汕头市(地区)中国语言学会第一届优秀成果论文二等奖。
王伟深的著作扎根于家乡本土,很快便在潮汕各地产生反响。他的《潮汕熟语俗典》一摆上各书店的书架,便令许多阔别故土多年的海外侨胞爱不释手。一位老华侨慨叹着说:“乡音最亲切,我要把这本书带到南洋去,时时翻阅,不然家乡的俗语都快忘记了。”汕头电视台、电台、邮电局声讯台竞相把该书的方言知识和民俗故事选编了节目内容向观(听)众播送,深受群众喜爱。
(林晓峰)